1930年代船客轉搭小船抵達聖約翰島碼頭。(圖片來源:新加坡檔案局)
﹝整理撰稿﹞僑訊小組
在新加坡有一座島嶼名為聖約翰島,一八七四年起這裡就是金門落番客入境新加坡的第一關。
聖約翰島位於新加坡南部水域,距離新加坡本島約6.5公里,面積只有40.5公頃,現在幾乎沒有長住居民。但從1874年開始,它曾經每天接收成百上千個「臨時住客」。根據官方數據,從1903至1939的30多年內,就有超過100萬準備入境新加坡的船客,曾經是島上的過客,在這裡接受檢疫和隔離。原來這個俗稱「棋樟山」(也有「淇漳山」的寫法)的聖約翰島,曾經是新加坡的防疫前哨站。
海峽殖民地立法議會在1874年3月通過,將聖約翰島畫定為傳染病檢驗站和防疫隔離所,凡準備入境新加坡的勞工移民、朝聖客或其他旅者,如果在抵港的輪船上被發現或懷疑患上任何傳染病,都會被送到聖約翰島作進一步檢疫。健康者才可以搭乘小船登陸新加坡本島。確診傳染病者或疑似病例,則會被扣留在島上接受治療或觀察,為期數天至數週不等。有些病情嚴重者最後不幸客死島上。
出洋之路艱辛困苦,出島後又是另一個關卡的開始,但是金門的祖輩們不畏艱辛,在大風大浪的困境中,善用資源,活出自己,回饋鄉里,這樣的金門精神,我們更要珍惜並持續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