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理論的可能性》vol.12
【 讀 本 資 訊 】
《臉的歷史》
博客來
三民

【 課 程 資 訊 】
│第12堂課 日期│11/18(六)14:30~17:00
│地點│ Art Anew gallery & cafe
│地址│台中市西區精誠五街32號
│費用│NT.350 (含NT.140內飲品一杯,擇他補差價
│人數│上限15人,報名額滿為止
報名連結
***附註:課程費用不含書目,讀本需自備。

「我們並不總是能成為自己臉的主宰者」
繼10月書單討論裸體的文化意識之後,我們從11月份的書單《臉的歷史》看見「臉是我們身上代表了社會性的那一部分,身體則屬於自然」這樣的說明,顯然,相較於反覆逼問生存本質的裸體而言,臉的存在自古以來到大眾媒體時代承載了各種社會情境下對於「自我」相關的意義。

本書從三個大章節作為區分,分別是:
一、面貌多變的臉和面具
二、肖像與面具:作為再現的臉
三、媒體與面具:臉的生產

臉展現自我也遵循社會習俗的同時,可以看見面具在史前時代代表死亡崇拜,近代歐洲面具卻轉化為臉的假象與遮掩,兩者之間在展現與掩藏間形成一種悖論,而從面具到肖像畫、甚至是完全再現的攝影術,無論是作為記憶或替代之用,對於臉的複製技術卻更確立了僅能以回顧觀看生命的空白,直至電視、電影的圖像錄製技術,人們似乎可以逃離肖像或攝影創作的定格般的面具,而其一再複製的特色又催生無限制的臉部生產,公眾人物對於偶像的臉部崇拜更加回應一開始所引言的「我們並不總是能成為自己臉的主宰者」,對於名人形象、自我認同的臉部圖像,離我們原本的自然樣貌越來越遠,究竟,在《臉的歷史》當中,或許值得思考到臉作為「追求自我」與「成為他者」的共同載體,這樣的文化淵源是如何形成。

【 講 師 簡 歷 】
王 柏 偉 Po-Wei Wang
.藝評人,主要研究領域為媒介理論、當代藝術史、文化與藝術社會學、藝術/科學/科技(AST),與人合譯有Niklas Luhmann所著《 愛情作為激情:論親密性的符碼化 》(台北:五南)

 

via:泥間帶MuddyStudio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