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這座擁有豐厚歷史文化底蘊的島嶼,見證了無數時代的更迭與變遷。作為重要的僑鄉,它不僅承載著當地人的生活記憶,更是多元文化交織的場所。
在這裡,一座被譽為全國最美的洋樓圖書館–張文帝洋樓,吸引了大量遊客的目光,成為了金門新興的文化地標。其中不乏許多照片都是其二樓的鐵花窗與剪刀門。
(張文帝洋樓榮獲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第23屆公共工程金質獎)
然而,這座洋樓美麗的鐵花窗與剪刀門修復的背後故事,卻是一個家門家族企業歷經風雨、不懈奮鬥的縮影。
這個故事的主角是金興鐵工廠的第二代接班人王家豪與王家傑兄弟,他們在父親過世後,毅然扛起了家族的責任,將父親留下的傳統鐵工廠帶上現代化之路。
金興團隊的創業與接班歷程,充滿了心酸與挑戰,但他們最終透過不斷創新,成功在變幻莫測的市場中立足,並為金門的建築產業帶來了新的面貌。
張文帝洋樓的復興:金興團隊的工藝傳承
2023年,由於金沙圖書館的修建工程,部分藏書被移至張文帝洋樓,這座歷史建築因此成為了一座圖書館,賦予了它全新的公共使命。這次搬遷讓張文帝洋樓成為全國矚目的焦點,也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前來參觀。然而,讓這座洋樓重獲新生的背後,是金興團隊多年來默默耕耘與不懈努力的成果。
張文帝洋樓的鐵花門和剪刀門是其重要的建築特色,也是最具挑戰性的修復部分。當年金興團隊接下了這項艱鉅的任務,負責對這些歷史鐵件進行細緻的修復與重製。這一項工作不僅需要高超的技藝,還涉及到跨國合作。
台灣提供了鐵件製作的規格與技術支持,廈門則負責提供卯丁與特殊工具,金興團隊則是從舊鐵件的拆解到模具製作,最終完成了整個修復工作。
這次的合作,不僅彰顯了金興團隊在工藝上的專業水準,也讓他們深刻意識到傳統技藝與現代技術結合的重要性。對王家豪、王家傑兄弟來說,這是一次工藝傳承的實踐,也是一個創新的開始。
家族的接班困境:從軍旅生活到家業重擔
金興鐵工廠的故事,並非一帆風順。
民國95年,當時22歲的王家豪剛從軍旅生涯退役,準備在台灣開展一段全新的生活。作為一名新社會人,他的生活重心逐漸轉向如何在職場上站穩腳跟,為自己創造更好的未來。然而,命運卻在這個時候出現了轉折。
他的家族在金門經營著一家鐵工廠,父母年過半百,還要兼職計程車司機,家裡還有一位小妹在台灣讀大學。鐵工廠的業務需要經常往返於台灣與金門之間,維持家族事業的壓力越來越大。家族的親人們希望王家豪能夠回到金門,暫時協助父母分擔重任。
王家豪在考慮這個決定時,想到了自己在金門度過的少年時光,那是歡樂的時光,如果自己有孩子話,希望孩子們也可以如此歡快的成長,在前女友現任老婆的支持下,就這樣他成為空中飛人,斜槓人生。
一邊協助父母經營鐵工廠,一邊做起了其他兼職工作,試圖在家業與個人生涯中取得平衡。
然而,就在他以為生活即將步入正軌時,一場突如其來的變故打破了這一切。王家豪的父親王添發突然因為一場看似簡單的感冒,病情急速惡化,最終在短短數日內過世。這場驟然來襲的家庭變故,不僅帶走了家中的支柱,也徹底改變了王家豪與弟弟王家傑的生活軌跡。
父親的驟逝:沉重的家族責任
王添發的病情惡化得極其迅速,當送至金門醫院時,X光片顯示他的肺部幾乎全白。在醫生的全力搶救下,雖然安排了後送,但王添發的身體進入了免疫風暴狀態,最終在農曆過年期間不幸去世,沒有留下任何遺言。
對王家兄弟來說,父親的離世是一個沉重的打擊。他們失去了家族的主心骨,家庭的經濟壓力也突然落到了他們肩上。面對這樣的情況,悲痛之餘,兄弟倆必須快速做出決定。父親的葬禮後,王家傑也從台灣趕回金門,與哥哥一起護送父親的遺體返鄉,並準備接手家族的鐵工廠。
葬禮期間,許多親友前來悼念並表達了慰問。父親一生秉持的「以和為貴」教誨深深影響著他們,這使他們兄弟在葬禮上有機會遇見許多金門的前輩,進一步了解了父親廣泛的人脈網絡。
扛起家業:從零開始的學習與成長
儘管如此,王添發生前為人厚道,在業界積累了良好的口碑,這成為了王家兄弟最寶貴的財富。許多學校的校長、老同事和業界夥伴都主動伸出援手,為他們提供專案機會。而供應商也願意賒帳,讓他們在項目有回款後再支付欠款,這給了兄弟倆一些緩衝時間,可以慢慢學習和經營。
然而,面對一個他們不熟悉的家族企業,兩兄弟需要從零開始學習。連報價流程、訂購材料等基本業務他們都不會,唯一能依靠的,是父親留下的辦公桌和其中的舊報價單。翻閱父親的舊記錄,王家豪和王家傑一步一步摸索如何運營工廠,從最基礎的環節開始學習。
有一次,王家豪在父親的書桌裡偶然找到一張泛黃的紙條,紙上寫著「王家出豪傑」幾個字,這讓他內心澎湃不已。他們兄弟倆感到既酸澀又充滿動力,深知父親對他們的期望。從那一刻起,兄弟倆下定決心,不僅要繼承家族的技藝與事業,還要將金興鐵工廠推向新的高度。
。
一步一腳印:從學習到實踐的接班之路
然而,理想的實現並非易事。接管家業的初期,王家兄弟面臨的是一個幾乎不會經營的局面。父親過世後,留下的錢不多,家中的鐵工廠也因經營不善而處於困境。儘管如此,兄弟倆並未退縮,而是決心通過不斷學習來接管這個家族企業。
起初,他們連報價都不會,於是翻閱父親留下的報價單與記錄,從頭學習如何進行項目報價、訂料。父親的筆記本成了他們最珍貴的指南,裡面詳細記錄了父親多年來的經營心得與技術細節。靠著這些寶貴的資料,兄弟倆逐步掌握了鐵工廠的運營知識,並開始逐漸承接一些專案。
這段時間,他們一邊經營家業,一邊前往台灣進修,學習最新的建材技術與市場趨勢。隨著他們技術的不斷提升,金興鐵工廠也開始從傳統的鐵工業轉向現代化的建築材料市場。他們開始探索如何將新技術融入傳統工藝,並引入更多現代化的建材和工藝,以滿足當地市場日益增長的需求。
張文帝洋樓的修復:金興團隊的技術與創新實踐
王家兄弟在創業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就是參與了張文帝洋樓的修復專案。這座歷史悠久的洋樓,其鐵花門與剪刀門成為了修復過程中的一大挑戰。金興團隊肩負起了這個艱巨的任務,透過與兩岸三地的合作,將這些鐵件從拆解到模具製作,最終完成了完美的修復。
這次修復工作,讓金興團隊在業界嶄露頭角。他們不僅還原了傳統工藝的精髓,還成功將現代技術融入其中,使得這些鐵件不僅保持了歷史原貌,還更加耐用與實用。這次修復專案,不僅為他們贏得了廣泛的讚譽,還讓他們深刻認識到創新的必要性。
創新與轉型:金興團隊的現代化探索
隨著市場需求的變化,金興團隊開始思考如何進一步拓展業務,並與現代建築技術接軌。他們開始設計並製造客製化的建築材料,特別是鋼構建材與造型鐵皮屋,這些創新產品讓金門的街景發生了顯著的變化。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他們在鋼構建築中的應用。他們設計的鋼構倉儲鐵皮屋,不僅具有強大的耐用性,還採用了環保節能的技術。屋頂選用三合一隔熱浪板,搭配電動拉窗與太陽能抽風系統,讓倉儲空間不再悶熱,並且大幅降低了能源消耗。
除此之外,金興團隊還與當地水電廠商合作,將環保節能的熱泵技術引入金門的旅宿業。他們的創新思路,不僅提升了建築的舒適性,還有效降低了能耗,為金門的建築產業帶來了全新的可能性。
走向未來:金興團隊的永續發展之路
在全球提倡永續發展與減碳的大趨勢下,金興團隊也積極投入到這一領域中。他們開始設計更具節能效果的建築材料與技術,致力於為金門的建築行業提供更環保、更高效的解決方案。
例如,他們在珠浦北路8號的老屋改造項目中,成功應用了鋼構架與鋼化玻璃,透過光堂設計,不僅讓老屋變得更加明亮,還有效提升了居住環境的舒適度。這些創新技術的應用,讓金興團隊在業界贏得了更多的認可,也為金門的建築市場帶來了更多的可能性。
未來,金興團隊計畫繼續拓展業務,不僅要在技術上不斷創新,還將加強與台灣、大陸等地的合作,為金門的建築行業提供更多元的選擇與技術支持。他們的目標是通過不斷的創新與變革,讓金興鐵工廠成為一家具備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的地方小企業,讓更多家庭留在金門,放眼兩岸三地,讓金門擁有永續建築實驗孵化器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