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的朋友,不管是朋友還是長輩親戚,似乎沒有因為Pbike在屏東開通而感到開心,多的是一些擔憂,其實也叫做冷諷;「有人騎嗎?」「都有機車了騎那個幹嘛?」「屏東這種小地方有需要嗎?」「遲早會倒吧?」
除了缺乏城市認同感以及相關都市地理學背景以外,我找不到有別的理由能夠說服自己為何會有這等市民想法的存在,真要說,或許是在傳播媒體的社會結構破害下,讓非台北市民以外的中華民國國民認為詆毀自己的家鄉城市是為一種有智慧的表現,這是人之常情吧!
我想,一座城市,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它創造了一個通融與匯聚的空間,除了正常人(抱歉直接大白眼一遍,因為這個詞本身不存在,但為了方便就不負責任的使用,通常二元區隔能讓閱讀者能快速掌握文意,但很不負責任再次強調)以外,還容納了鄉村所排斥的人群,思想言談怪異偏激之徒、身障人士、流浪漢、妓戶、非異性戀人士等,一切機會重新開始在這裡激盪或發生,一些體制與結構開始在這裡鬆動與被挑戰,創意像高處往低處流的水源源不絕,那個這裡叫作文明,那個這裡叫作城市,城市之所以偉大或可貴,在文藝復興時期多所被詩歌讚頌就不多提了。(其實也離原題很偏了)
城市作為一個思想大容器,之間的橫向連結是很重要的血管,這個血管交通了想法、思考、人,城市的血管說穿了就是促成人與人會面的方式─運輸工具,腳、獸力、機車、汽車、火車、公車,種類繁多以確保城市循環系統的暢通,如果說能多一條淋巴伸入血管所不及而感到冰冷的部位,身體是不是會更健康活絡;而公共自行車系統,恰巧就是這條多的微微血管或淋巴腺,破落社區的住戶,缺乏政治資源關愛的街坊鄰居,能夠因為多一種能動性的選擇,而多取得階級流動的籌碼,外地來屏東讀書的遊子、家窮沒錢沒機車的貧戶,不會騎機車或開車的人(小孩、老人,尤其老嫗),能夠想去哪裡就去哪裡不會受到交通工具的拘束限制,聊天購物消費打牌都是讓文明向前推進的方式,尤其屏東市區公車站點已萬年不改,班次還逐年減班甚至因不明原因(就是不堪虧損)而停駛,更顯得Pbike系統的珍貴,或許有人會說隨著數位時代,網際網路來臨,地球村建立,社群軟體出現,距離已不是距離,不必要靠著交通來實現交流,但是傳播工具究竟只是一種工具,我們無法確認資訊與想法在虛擬平台上建構的真實與虛構性,最簡單屬於人類本能的溝通能力被工具取代,不是很荒唐、很異化嗎?
謝謝你讀到這裡,一篇小牢騷,私人見解,關於Pbike的存與反,我支持前者,但Pbike的站址與維護也不是都沒有問題的,當然不是在今天要討論的範圍。
觀察,體會、看見,如果想讓整座城市更好,這是身為一個屏東市民的基礎技能,不要放著已經點開了還沒用,可惜掉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