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福建會館的外觀,該建築已經很具有特色,目前建物在泰國已經是古蹟,列入保護。
(泰國福建會館提供)

泰國福建會館的外觀,該建築已經很具有特色,目前建物在泰國已經是古蹟,列入保護。 (泰國福建會館提供)


﹝資料來源﹞:郭瑞明《同安境外宗鄉社團概略》
1872年(清同治十一年)旅泰福建籍華僑在泰京曼谷噠叻仔建造神廟順興宮,並在宮內設福建公所。這便是福建會館的前身。
1894年(清光緒二十年)劉鳴成、何順安等在泰京是隆路創建閩屬華僑公墓–閩山亭。
1911年(清宣統三年、辛亥革命年)劉聰敏、蕭佛成等人將公所(會所設于泰京巴吞注郎曼五路57號)改組為福建會館。由旅泰閩籍先僑蕭佛成、劉聰敏、陳鴻禧、陳蜜來等聯合當時的鄉賢共同創辦于1912年(另一說是1911年)元旦,由當時著名報人、辛亥革命功臣–蕭佛成擔任首任主席,後改稱理事長。會館以聯絡同鄉感情、謀求僑胞福利、建山莊、辦學校、修神廟、開展社會慈善公益事業、促進中泰友好為宗旨。
1914年創辦培元學校
1921年改為免費義務學校,而蕭佛成等先後創辦《華暹新報》《晨仲日報》。
1922年,學校成立校董會,實行義務教學,學生由數十人增加到300多名,課外舉行懇親會、展覽會、遊藝會,並多次積極響應祖國及當地的救災恤難運動。其後又設中心公學。
1925年重修閩山亭,新建禮堂及萬善塔。
1941年重建神廟福先宮。
1943年、1960年、1961年又先後修葺閩山亭。
1945年8月後,聯合各僑團救濟祖國糧荒,協助緬甸歸僑過境。
1952年後,成立福利、教育、體育、婦女等小組委員會,修葺神廟順興宮,舉辦敬老會,接辦中心公學,協助華僑補辦隨身證。
1953年,由當時在任的理事長、同安人蘇根柱,慨捐鉅款購入房產作為會館館址。會館設福建公立培元學校。該校採用華語教學。
1954年理事長蘇根柱又捐建課堂十間,以容納逐年增多的學生。除此之外,蘇根柱還修葺三宮一亭,設立福利基金會,多次號召會員捐款救災,舉辦各種比賽,首次出版紀念刊物等。
1960年重建神廟福興宮。同年購地建立新館址于泰京巴吞注郎曼五路57號,並在佛統府新闢山莊一處。
會館目前的館址是于1961年會館成立50周年時從舊址遷入,坐落于曼谷巴吞注郎曼五路,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兩層樓建築,現已被國家藝術廳列為受保護的文物。會館占地寬闊、環境優美。為了適應會務發展的要求,在後部加建一座三層高的綜合樓。
會館屬下的教育、慈善機構計有:中心公學、閩山亭、福建山莊、順興宮清水祖師公廟、福蓮宮以及福建慈善會與教育基金會等,這些機構對泰華社會的慈善公益事業,為敦睦鄉誼、促進教育、振興華文、救災扶孤、助殘濟貧等方面都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泰國福建會館是泰華九屬會館之一,九屬會館乃為泰華社團最具代表性的地域性僑團機構,最大限度地代表了全泰國的華僑華人,也是中國國務院僑務辦公室所確認的泰華社會最高僑社機構,為泰中兩國間的文化、經濟、貿易的交流與合作提供了一個不可多得的平台。
泰國福建會館1981年注冊會員有1800多人,其中同安籍會員176人。常務理事蘇清淮、陳順德,監事汪順源、張培庸均系同安籍華人。同安人蘇根柱蟬聯泰國福建會館第三十四至三十八屆共五屆理事長,第三十九至四十二屆共四屆名譽理事長,自43屆起榮膺終身名譽理事長。
會員大會為最高權力機構,由理事會綜理會務。理事會設理事長一人,副理事長不少于八人,以及分掌秘書、財政、交際、審核之常務理事若干人。會館辦公室是理事會的常設機構,由總幹事負責執行理事會的決議及代表理事會行使對內對外之一切聯絡事宜。
1969年建成新公墓–春府福建山莊。
1986年,陳順德任第51屆副理事長、張培庸、蘇清淮為常務理事,汪順源任理事。
1996年,張建祿任第56屆理事長。
該會創立以來,本著先賢所訂立的宗旨,廣結鄉親,守望相助,服務僑胞,致力于慈善、教育事業,設有教育基金會,獎助會員子女,撥款資助泰內地華校。發揚泰中文化,努力促進泰中友好親善,成為泰華社會中影響廣泛的僑社之一。積極辦好會員鄉親的福利工作。因會務活動成績顯著,影響廣泛,成為泰華社會主要僑團之一。會館已被列為古蹟受泰國政府保護。
自開放以來,該會曾數次組團返鄉訪問,考察投資環境,促進了會員與家鄉的聯繫,不少會員為家鄉經濟建設做出了貢獻。
2012年8月12日,泰國福建會館成立100周年慶典大會在曼谷世貿中心Central World 隆重舉行,近3000名福建籍華人雲集曼谷共同慶祝這個吉祥的日子!
時至今日泰國福建會館依然保有強大的運作能量,持續透過福建會館的能量,照扶著在泰國的鄉親,而泰國福建會館從創辦以來一直在支持教育與醫療,讓閩南文化持續在泰國發光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