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拉越金門會館婦女組與拿汀阿瑪黃彭玉蓮(黃佛德妻子,中間白髮女子)合照。(砂拉越金門會館提供)
﹝整理撰搞﹞僑訊小組
走進東馬的砂拉越的古晉,就會聽到熟悉的閩南話或馬來口音的華人話。
古晉又稱貓城。在古晉的亞答街內,可以聽見許多閩南話或華語,這是因為這裡是華人的生活圈。
落番南來的開始就在亞答街(Carpenter Street)的大井巷(Upper China Street)落腳的。就在這個小里弄找生活,開枝散葉。寧靜的巷子,現代的我們無法想像這裡是早期華人聚居的地方。陳舊的店屋曾經孕育多少人才。又有多少落番人在這裡找到了他們的第一桶金。
亞答街的尾端,友海街(Ewe Hai Street)
從前聖多瑪教堂的教主就是用這個小門來到亞答街購買日常用品的。昔日教主專用的門,如今面對著的是高高的圍牆和馬路。
友海街的鳳山寺,鳳山寺供奉的是廣澤尊王。相傳當年1884年亞答街大火的時候,火勢幾乎把整個亞答街吞噬,當時有人看到街尾一間店的屋頂上站著一個穿肚兜的小孩。小孩手持一面黑令旗在空中揮舞,隨之風向即轉向,因而保住了其餘的店,有人說那小孩便是廣澤尊王的化身。
古晉最古老的廟宇壽山亭福德祠,又稱大伯公廟,供奉的主神是大伯公,另稱福德正神。海南公會最頂樓供奉著媽祖,這應該是古晉為一一個不在底樓的廟宇,是唯一一個媽祖廟。
這停車場除了車輛以外,有一棵參天老樹和樹下的神位,供奉著的是大伯公、大石公、二石公還有拿督公。
華人來到古晉數百年,也將神祇帶來此處,廟宇建於1770年,背山面水是為了風水,從小茅屋開始,經歷數次重建,而有今日規模,並保有當初先賢開發古晉時所遺留下來的三口井之一,1941年日本人入侵,大伯公廟逃過砲火。
早在19世紀前,華人已從中國沿海一帶南下到砂拉越謀生。1840年左右,第二批華人移民開始在古晉登陸。這些移民以潮州人與福建人(閩南泉漳人)居多。閩南語自此得以在砂拉越扎根,最至今是東馬砂拉越的主要的語言之一。
金門人南來古晉,在古晉經營土產、雜貨店、金莊、務農等,一九三五年五月,在黃慶昌(備註一)發起下,成立了「砂金同鄉會」,稍後因日本侵略而被迫解體。
1989年瓊林蔡維和與蔡習炎等人,力邀素孚眾望的鄉賢吳厝吳民權主持大局,並在拿督阿瑪英坑黃佛德竭力協助下,籌組砂勞越金門會館,1990年砂勞越金門會館註冊成立。
公會成立後,在黃佛德與在地僑領的協助成立會所,並在大家的支持下先後成立婦女團與青年團,也成立獎學金機制,鼓勵金門子弟努力讀書。砂拉越金門會館更是透過會內能量,積極從事教育公益,推動閩南文化。
金橋的第四代-張雅寧跟我們分享,在古晉有一條叫做砂勞越河,砂勞越河滾滾地永不停息流入大海,歷史的長流就像砂勞越河一樣悠悠地流淌著。在古晉砂勞越河畔的河濱公園裡,一座近百年的建築物像一位歷史的巨人屹立著,守候著砂勞越河的流逝,見證歷史長河的滄桑。那座古老的建築物就是華族歷史文物館。參觀它的遊客絡繹不絕,尤其是到古晉遊覽的華人。訪問古晉的中國客毫無例外,參觀華族歷史文物館成為他們重要的參觀項目之一。
古晉華人稱這座建築物為「老古董」,它既古老又年青。這座別具一格的「老古董」前身為華人法庭,建於1911年。在查爾士.布律克統治時期華人法庭對華人的婚姻、產業等民事糾紛進行仲裁。
1921年華人法庭撤消,這座建築物歸屬於政府
1930年起它成為砂勞越中華商會總會會址。在中華總商會旗下達63年之久,1993年它成為砂勞越華族歷史文物館。
這座四方型的建築物看起來古色古香,擁有展覽大廳,左右為輔翼廂房。兩道大門門楣上刻有天秤圖案。有趣的是參觀者可在正門兩旁欣賞到一副充滿著激情的對聯。一句是「華族萬里投荒喜今日豐衣足食安衽席」,另一句是「歷史百年作證記當時斬棘披荊啟山林」。每一聯為16個字,這副對聯生動地描寫華人先輩離鄉背井,漂洋過海來到砂勞越艱苦奮鬥的拓荒生活,讚頌今日豐衣足食的日子。展覽大廳陳列著圖片和實物,圖文並茂,詳細地介紹華族移居砂勞越的奮鬥歷史。
為何在砂拉越古晉會有如此屬於華人歷史的博物館,這是因為砂拉越有三分之一是華人,而古晉更盛。
而博物館上的「華族萬里投荒喜今日豐衣足食安衽席」就是說明了古晉是落番之地,如今這座落番之地有著許多濃厚的華族文化,從宗教、飲食、語言都可以看出前人的努力。
﹝備註一﹞
金門英坑黃智爺,為該族旅砂勞越開基祖,約在一八八○年前到砂勞越,長子黃信祺、三子黃慶昌陸續出生。一八九七年,黃智爺病逝砂勞越,遺孀側室為客家人宋金嬌(1858~1920),靠行醫維生持家,並送黃慶昌及其兄弟返英坑,與智爺元配蔡蒧及智爺之母同住。因慶昌之兄弟無法適應金門環境,次年又返回古晉。黃慶昌則留在英坑接受教育,在金門奠下的華文基礎,有利於日後和砂勞越華人商界溝通。
黃慶昌又稱拿督斯里黃慶昌(Dato Sri Wee Kheng Chiang,1890年7月22日-1978年4月12日),籍貫金門,其企業橫跨馬來西亞與新加坡,同時為新加坡大華銀行集團的創辦人,育有四子十女。
20世紀60年代左右黃慶昌他把新加坡業務交給四子黃祖耀打理;砂拉越的業務則交給三子黃佛德管理。
金門僑訊專案小組信箱:news@kinmen.us
會館各地僑親相關資訊交流、投稿、訊息新聞都歡迎可以將資訊提供,讓我們的僑訊可以有更豐富並且搭建起更多元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