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
科技部專題研究報告計畫主持人:江柏煒
計畫名稱:馬來西亞雪蘭莪州巴生的金門社群的移民記憶及生活場域
﹝整理編輯﹞僑訊小組

19世紀後期,華人絡繹不絕到南洋謀生。而此時金門的先輩們為了求生活,也紛紛搭船南下,其中位於馬來半島雪蘭莪州巴生地處濱海,加上巴生河的地利之便,資源豐富,成為落腳處之一。一百多年來,巴生華人建立了會館、義山、學校、廟宇等公共空間,作為華人社會運作的機制。早期金門鄉僑到此多數從事勞動工作,如伐木、操舯舡、劈柴等,巴生河沿岸的火鋸、板廊等產業也以金門人為主,其中柴埕即為一例。近海的浮羅吉膽(螃蟹島,PalauKetam)也因為漁業資源豐富,吸引了海南人、潮州人、同安人、金門人等的移居。
巴生及其近海的吉膽島,是馬來西亞聚集最多金門人的地方,也是出現金門人會館最早的地方。目前文獻資料記載最早的鄉團為1909年以前興建的巴生金浯江公會(伍德宮,主祀邱府王爺)、1920年的浮羅吉膽金浯江會館、1921年的巴生港口金浯嶼公會(伍德宮,主祀蘇府王爺)以及1946年的雪蘭莪金門會館及1947年的巴生浯聲協進社。
大致上可以說,戰前的鄉團性質上比較接近地緣、業緣、神緣所凝聚的估俚間(苦力間)與廟宇,兼具照顧新僑、排解糾紛的世俗功能及慰藉心靈、祈求平安的信仰功能。戰後所成立的會館,則為一種鄉誼聯絡、發展商業、慈善公益、娛樂生活為目的之社會網絡建構。以下讓我們這些位於馬來西亞巴生的金門會館
1.巴生金浯江伍德宮(KUIL KIM NGOH KANG TECK KEONG KELANG)
巴生金浯江伍德宮前身為「金浯江」估俚間(苦力間),確切始於何時,無可稽考,應是19世紀後期落腳巴生金門人相互照料所發展出來的地緣組織。
《金門縣志》提到巴生金浯江伍德宮為古寧頭先僑李煌所設,「創始人為先僑李煌,自家鄉分爐而設。內供奉邱王爺之神,迄今已百有餘年,因其為邑僑報賽及親友過從送往迎來之處,遂成為聚首聯觀公所,簡稱金浯江。」另有一說是,1909年,旅居巴生金門鄉僑愈眾。同鄉留宿於林茂街金浯江及後街金浯江者,日漸擁擠。兩者均為南渡勞工的寄宿之所,林茂街金浯江主事者為李森仲,後街金浯江主事者為蔡可伯。如果屬實,那應該是林茂街金浯江李森仲供奉了邱府王爺,作為信仰寄託之所。
1913年,林茂街金浯江遷移於彭亨井。
1915年再遷峇都知甲律六號。
1917年復遷橋頭街。這時會員達一百餘人。
1928年這兩所金浯江,為統一組織、健全聯盟,乃合併為一,遷址於峇都知甲律一號, 1934年遷於峇都知甲律二十六號A,當時主事者為鄉賢李森獅、李炎彪等人。
1939年喬遷北區哥事律26號(現為巴生長城百貨市場附近),當時由較具聲望之鄉賢李豆是、李天仁、李允德、李森老等人主持一切事務,同時協助南渡之鄉人尋覓職業及抵禦外部糾紛事項,鼓勵鄉親互濟互助與團結,宮內供奉邱府王爺供金門鄉親膜拜,祈求平安。
1941年日軍佔領馬來西亞,因此金浯江活動停頓。
直至1945年日軍投降,金浯江恢復活動,直至1950年始組織執委會,以便處理鄉親一切事務。
1961-62年邑人鑑於所址簡陋,乃發動興建新所宇,購置浯聲協進社隔鄰一段屬金門會館產業之空地(武吉古打律廿號A),興建伍德宮以供奉邱府王爺、乃由鄉親聯函會館要求,經會員大會通過批准後,積極籌建。後更名為金浯江伍德宮。
1986年1月21日金浯江伍德宮之註冊申請,獲得批准,成為正式社團,參與巴生區域各社團、神廟等活動。1995年金浯江伍德宮理事會決定擴建一座宮閣,在主席李金灶副主席王良豹、總務張增光、財政王良才為主的籌建委員會積極推動下,順利落成,使得今貌。
2.巴生港口金浯嶼伍德宮(KIM NGOH SEE)
19世紀後期、20世紀初期,巴生港口已有不少金門社群聚居,從事駁船、碼頭搬運或漁業謀生。由於人數漸眾,1921年起他們組織了一間鄉團,坐落於巴生港口過港村,並承租一幢亞答厝(Attaphouse,以棕櫚科、學名水椰Nypafruticans的樹葉為屋頂,是戰前東南亞常見的民居建築材料)為會所。其主旨在聯絡鄉誼,提供同鄉初抵馬來亞寄住之所,事實上就是一間估俚間(苦力間)。
1937年,原籍金門新頭村的陳德地,迎來了蘇府王爺,在估俚間內供奉神明,保佑僑民平安。1945年10月20日呂慶福主其事,將估俚間搬至三美路門牌481號,並定名為「巴生港口金浯嶼公會」。至此成為廟宇及鄉團合一的地緣、神緣性質的團體,主祀蘇、梁、蔡、邱、秦五王爺,配祀虎爺、五營、拿督公等,農曆4月12日為熱鬧之日。
1979年8月15日,三美路地主欲收回宮地自用,因此1979年9月13日召開緊急會員大會,成立購館工委會,全國到處奔波籌款,旋即得到鄉親通知,位於港口惹蘭速速門牌50號(50,JALANBUAHSUSUMENTEKAPPORTKLANG,SELANGORMALAYSIA),有一幢雙層排屋擬出售,經踏勘後決議購置為會所,連同整修費共為20萬元,一樓為伍德宮,主祀蘇府王爺,二樓為金浯嶼辦事處。
1982年5月1日正式遷入,並註冊成正式的社團。歷任會長有呂俊來、呂俊培、蔡清江、呂振隆、呂清便等。
從港口金浯嶼的估俚間到巴生港口金浯嶼伍德宮廟宇,這間位於巴生港口的金門社群鄉團,為勞動階層為主的金門移民提供了寄宿之所,也在團結互助、聯絡鄉誼及信仰需求的多重目的下,成為公會及廟宇合一的社團。1990年起,金浯嶼伍德宮並進一步轉型,提供更多的服務,如創設子女獎勵金,以及協助會員或其父母妻室後事之處理。移民社群組織的在地化及其與時俱進的調整,巴生港金浯嶼伍德宮可謂一個典型案例。
3.二次戰後的金門會館:巴生雪蘭莪金門會館及巴生浯聲協進社之創立
  戰後巴生金門社群的總中心:巴生雪蘭莪金門會館(SELANGORKIM MOOIASSOCIATION)
  (1)戰後初期的組建
  二次大戰期間,由於日軍佔領金門,迫使青壯人口進一步南逃、落腳東南亞,新僑人數激增;同時,日軍佔領期間的東南亞華人社會受到極大的衝擊,戰後的重建反映在不少會館的創立上,其中成立於1946年12月20日的巴生雪蘭莪金門會館即為一例。
  事實上,倡議籌組會館始於1937年秋,主要是為了照顧南來避難的鄉親。
  到了1945年冬天,劫後餘生的海外鄉僑發起團結合作,由李朝秋、楊誠財、李增意、李豆是、陳維長、楊海滄、陳大同、楊誠燦、李朝第、李增仁、李世龍、李水吉等人挺身號召,經整年之奔走籌備,終於組織起來。
  草創時期,租賃夏巴律二層民房為會所,首任會長陳維長。
會館於1949年3月批准為合法社團。
  1953年,陳金杯鑒於會館無固定會址,建議自置會所於武吉吉打律16-18號,鄉人紛紛捐輸,襄成義舉。根據《雪蘭莪金門會館興建新會所碑序》載:
邑僑陳金杯先生,素來敬恭桑梓,為觀我會館興建會所時機成熟,爰倡議願將武吉古打律自建之大廈獻讓與我會館為會所,俾得事半功倍惟茲事體大,我會館定期于九月四日召集鄉僑大會,專案商討僉認陳金杯先生之大廈地址之適中,設計之寬敞,建築之堂皇富麗,誠可謂天成地設,會逢其適乃最合理想之會所。即席公議以七萬五千元為承讓賠補其建築代價,同時並組織雪蘭莪金門會館興建新會所籌備委員會全權負責辦理矣。
(2)1970年代倡辦青年團及倡辦公益慈善
進入1970年代,金門會館思考著如何讓社團永續經營,青年團(組)的組織、獎助學金的頒發、社會公益的參與、文化活動的策劃是維持華人社團生生不息的方法之一。
1971年9月倡議組織青年組,獲執委會核准。
1971年9月20日產生籌委會推動,以會執委何福進為主任,許紹熙為秘書,陳禮教助理,募捐主任林福坤,在各籌委遊說之下,徵集組員2百餘人,籌集基金萬餘元,購置樂器,組成40人華樂隊。
1972年12月20日青年組正式組成,超齡主幹退任顧問,選拔新秀出任第一屆職員,以李天福(錫)為主任,林福坤為副,陳禮教任秘書。青年組執委就任,則舉辦團結班,實施成人教育,組織歌詠隊和合唱團,展開社交活動。
1974年起,每年參與由多個團體聯合主辦的「巴生歌樂節」。
1973年倡辦獎學金,12月20日會慶中頒發第一屆高初中獎學金及小學獎勵金。
此外,金門會館的各種公益慈善義行,更凝聚著海外鄉親情感,其中涉及到與原鄉的再次聯繫。
1973年會館接獲鄉親黃文水申訴一家八口因自印尼避禍,非法入境,潛居馬六甲,8年後自首,被移民廳寄押吉隆坡監獄,飭令出境,因非印尼公民,遞解無從,勢將畢生慘度黯淡無光之鐵窗生涯。事由名譽主席李朝第、主席楊誠財、總務許丕金、執委許紹熙探監調查詳實後,一面通過總領事向臺灣政府請准入境,一面發動星馬鄉親籌款資遣返臺,經過多方的努力,終於使黃家如願返臺定居。又如,1981至83年間籌款一萬多元幫助2位貧困鄉親幼童分赴星洲及臺灣醫治。至於幫助貧困鄉親辦理後事,更是不勝枚舉。
1975年10月組團參加國慶並回鄉訪問。這是戰地政務時期海外華僑團體返回金門的唯一管道,在此之後,幾乎每年赴臺灣慶賀雙十節,並拜會臺北和高雄各地同鄉會,返金探親,持之不墜。
(3)1980年代起籌建新廈與丹斯里楊忠禮博士的貢獻
1982年,登嘉樓(Terengganu,舊譯丁加奴)鄉賢李滄溪購會館右鄰店地三間餘,會館獻議轉讓,以備建築四層大廈,承李君允諾,並以令先尊李世龍名義捐獻五萬元為倡,地價照原價20萬元轉讓,時會館並無分文,乃由張成章、許紹熙、陳金德、陳大同、楊誠燦、陳禮教等四出奔走游說,12日間獲鄉親大力支持,認捐40萬元,先交21萬購下該段地皮及手續費。新廈籌建委員會被組織起來,圖測經幾度檢討,並在1997年獲巴生市議會批准,新廈於2000年4月落成,雄偉壯觀。
自1980年代起,榮任永久名譽主席的丹斯里拿督楊忠禮博士(已故)的鼎力支持下,無論是新廈籌建、設立「雪蘭莪金門會館大學獎助學基金」及會館各項會務發展,除提供了會館發展所需,也更加密切地與海外金僑互訪,以及在1992年金門解除戰地政務之後,進一步與金門原鄉建立聯繫。
聚會娛樂的場所:巴生浯聲協進社(NGOHSHINGRECREATIONCLUB)創辦
為了提供金門鄉親一處娛樂的場所,以調劑身心,是故1947年2月9日雪蘭莪金門會館的領袖們提議籌組俱樂部,組織中西音樂社,並以其收入開辦福利事業。這是1940年代許多華人社團組織為了維持經費或聯絡會員感情而設有俱樂部形式,1949年浯聲協進社遵照社團註冊官諭令申請註冊,成為合法社團。
由於歷屆社長執委通力合作,浯聲協進社存款頗豐。
1961年時本想自行購置新廈,並成立興建會所籌備委員會。後經鄉賢磋商,認為當時購置金門會館店地之銀行貸款尚未還清,應以資助會館還清貸款為要務,執委會經過討論,決議由會館以二間店面之會所割一間給予協進會,協進會則還清銀行之貸款。故至今協進會仍用原址並維持與金門會館的良好關係。這也是浯聲協進會坐落於金門會館二樓的原因,以及說明了當時金門社群即使在不同組織仍相互協助的例證。
由於每年收益豐厚,浯聲協進會經常舉辦重要活動,例如曾於1960年邀請來自臺灣、當時取名小娟(也是後來紅遍臺港、東南亞的凌波)的藝人,蒞臨會館演唱南音,掀起極大的轟動。同時,積極投入公益事業,組織乒乓隊,參與當地球類比賽,相當活躍,所主辦的賽事,所屬球隊常獲錦標,儼然為1970至80年代巴生體育運動之主流。
1990年代之後球隊因人事變遷,後繼無人,兼以後來體育運動多以各獨立中學為主流,球隊無形解散。但浯聲協進會每年用於資助巴生四所獨中(中華中學、濱華中學、興華中學、光華中學)、殘障慈善公益機構、金門會館經費、青年團對外文娛活動、會館獎助學金、新春施貧敬老等活動都達一萬餘元令吉(馬幣)。會館青年團之成為巴生青年運動主力之一,浯聲居功厥偉。
浯聲協進會除了聯繫社友、鄉親之間的情誼外,也與巴生各社團保持關係,共謀華社福利。
1994年由社長李福源率領組團訪問金門、臺灣。在臺灣拜訪各同鄉會時,所到之處均獲熱烈招待,聯繫鄉誼。回到金門省親,又蒙縣政府和華僑協會接待,瞭解金門發展的現況。協進會自1996年經社團註冊官批准,將執委會改為兩年一任。浯聲協進會現有社員兩百餘人,現任社長李昭合鄉賢。他們豐富了巴生金門社群的文娛生活,也和金門會館相輔相成,形成更完整的地緣社會文化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