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與介紹:
清朝時鳯山縣城原本是設在現高雄市的左營,因乾隆 51 年(西元 1786 年)時被林爽文率兵攻破,清朝認為舊城三面環山易攻難守,遂遷城至現在高雄縣的鳯山市,為與舊城區別,稱鳯山新城。嘉慶 9 年 (西元 1804 年),鳯山知縣吳兆麟築六座城門;之後曹謹於道光十七年 (西元 1837 年) 在六座城門上建城樓,挖深城外的護城河,並築砲台六座,加強鳯山縣城的防禦工事。到了日據時代,城外人口增多,都市急遽發展,城門的防禦功能逐漸失去其必要性,隨著時代變遷,或崩或拆,現僅存東便門(又稱同儀門、小東門)與澄瀾、訓風、平成三座砲台。
東便門位於縣城東邊鳯山溪(舊稱東門溪)西岸,城門外有東福橋,是城內「打鐵街」與城外東岸「過溝仔街」小街市間來往的重要通道,也是當時前往阿猴(屏東)的必經之路。東便門在交通的重要性,不只表現在陸路,在水路上同樣重要!從前越過黑水溝跨海來台的唐山移民與貨船的商人,可沿著現在的前鎮河上溯到鳯山溪,在東便門外的碼頭上岸後進城,也因此以前東便門是一個很熱鬧的地方。2001 年東福橋遭潭美颱風沖毀,所以現在的東福橋是經過縣政府重建的作品,外貌已與過往的大不相同,城門主體的外觀與週邊景觀也完全重新設計。
雖然現在東便門與東福橋在交通的重要性已大不如前,卻仍是附近居民在鳯山溪兩岸來往的重要通道,不時可見到零零星星的行人、腳踏車、摩托車經過,也時常有居民在下午涼爽時到旁邊的草坪運動,或去東福祠拜拜。有人實際,認為現在看起來清爽舒服,新橋也比較穩固,安心多了;但也有人感性,感懷過去古蹟的味道都不見了。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政府試圖為古蹟找到新定位的努力,在保留過往歷史記憶與實用性上取得平衡。
東便門附近的中山路上,有一間在鳳山無人不曉的古寺—龍山寺,鄰近傢俱街,香火鼎盛,也是鳯山唯一的二級古蹟,外觀造型精緻典雅。沿著龍山寺週邊走,可看到後面有條窄巷,兩側有些舊式的矮房,堆置許多雜物,有種破敗感。另沿著中山路五巷走,可看到訓風砲台,訓風砲台於位於鳯山縣城東南角,鎮守往前鎮河出海口的對外水路。
砲台外有條小水溝,其實是以前的護城河,護城河於此處匯流入鳯山溪。介紹訓風砲台的文字常會寫砲台氣勢雄偉,其實以目前情形,因現路面填高,對岸又有更高的樓房,已不容易感受到歷史上砲台雄偉的氣勢,反而在下午夕陽斜射的時候,在樟樹的映襯下,有種寧靜的感覺。
◎地址: 高雄市鳳山區三民路44巷與中山東路5巷口
◎開放時間:全天候24小時開放
◎電話: 07-719-1291
【註】
(圖片與資訊來源: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影視發展暨拍片支援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