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金門,從海風、陽光,到田裡一抹青綠,都有說不完的故事。而在這樣的季節裡,一場名為「蓊蓊之森||與書相會的漫漫時光」的書日市集悄然展開。書展、講座、影展、市集與各式手作體驗散落在金門植物園的林蔭與草地之中,看似輕盈,實則蘊含著深厚的地方文化能量。
在這一切的背後,都有一群策展者、書寫者、耕作者的身影默默穿梭||而其中之一就是她||黃伊瑊,也是「小島 Piccola Isola」的主理人,暱稱:小島。
從都市返鄉、以麥為起點,她重新耕耘金門的閱讀文化與島嶼想像。連續兩年,她以小島的身份與蓊蓊書店及其他夥伴,一起參與由文化部補助的「享讀福爾摩沙」閱讀計畫,以共同策展人與在地行動者的角色,打造出一場場有感、有地氣的閱讀盛宴。
這是一篇關於「閱讀」、「土地」與「回家」的故事||也是一位女性在島嶼上與文字、植物、大地共鳴的深情旅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個名字,兩個世界–黃伊瑊與小島
在台灣的文創與閱讀推廣圈中,「小島 Piccola Isola」這個名字或許仍不屬於主流,但在金門與喜愛酸麵包的世界裡還有那熱愛自然的生活圈內,它卻是許多人記憶中的一座溫柔小島。小島Piccola Isola這不只是一間店的名字,更是一種生活方式的縮影、一種重新與土地產生關係的方式。
黃伊瑊(以下稱小島)||這個選擇留金的女性,用雙手揉麵、種麥、寫故事,在金門島嶼上默默地建造著屬於她與這片土地的共同語言。
「Piccola Isola」在義大利文中意指「小島」,這個名字既貼近金門的地理本質,也揭示她內在的情感座標。對黃伊瑊而言,金門不是被遺忘的邊境,而是一塊能重新扎根、重新理解自我的心靈核心。
她所經營的「小島」空間,並不以商業為唯一導向,而是一處可以停留、交流與思考的場域||這裡賣的是用自家種麥磨粉製成的酸種麵包、是金門手工花生醬拌乳酪的細膩滋味,也是一本本從島嶼出發的選書與故事。
她的返鄉之路始於一個單純卻深遠的願望:「種自己的麵粉。」這不只是一句夢想式的自白,而是她行動的起點。她踏進田野,與土地重新對話,也開始從自然中學習||從小麥的播種到收成,從發酵到烘焙,每一道工序都充滿試驗與等待的美學。更進一步地,她走進村落,拜訪年邁的女性長輩,聆聽她們記憶中的「麥糊」、古早味的金門小麥料理與日常生活的細節。
於是,「小島」不再只是地理的指涉,而是記憶的容器、情感的橋樑。黃伊瑊不僅是一位麵包職人,更是一位文化的說書人,用每一顆麥子的重量,串起金門島嶼深層的歷史、味道與情感。她讓我們明白||有時,一個名字的誕生,就是兩個世界重疊之處的開端。
策展即生活,閱讀是一種發酵
自 2023 年起,小島與她所主理的「小島 Piccola Isola」,開始與金門在地的文化團隊||包括「蓊蓊書店」、「浯日咖啡」等單位,攜手投入文化部「享讀福爾摩沙」閱讀推廣計畫,協辦並共同策劃一系列深具地方感的閱讀活動。不同於一般以講座或書展為主軸的活動,她們的策展更像是一場島嶼上的生活實驗。從最初的主題發想、講者邀約、場域規劃、市集動線設計,到實地空間佈置與活動現場的細節安排,黃伊瑊不僅參與,甚至常常親自上陣。
她深信策展不是單向的文化傳遞,而是地方生活的一種編織與發酵。這樣的理念在2024、2025兩屆舉辦的《蓊蓊之森||與書相會的漫漫時光》書日市集中展露無遺。這場植根金門植物園的閱讀市集,以「森林」、「土地」、「書本」為關鍵字,創造出一場與自然共呼吸的文化活動。她與策展團隊共同設計從「群島書展」到「麥田走讀」、「植物園地景導覽」、「親子瑜伽」、「森林染畫」、「影展」、「手作課程」等多樣體驗活動,不僅跨越閱讀形式的邊界,也突破年齡與身份的限制,讓閱讀真正回歸生活現場。
而黃伊瑊的策展風格,也從這些細膩環節中一一浮現。她擅長將人與場域的情感連結編織進活動設計中。例如「麥田走讀」不只是走進田野了解作物的成長,更從一顆小麥的生命旅程,延伸到金門女性長輩的飲食與生活記憶||讓土地與記憶並存、歷史與日常重疊。她認為:「策展不只是展覽或一場活動,而是一場島嶼與自我深層對話的過程。」
這樣的對話不需要華麗的舞台,也不依賴流量操作,而是透過一場場靜水深流的相遇||像是一場在森林裡的手作課、一堂樹下的閱讀分享、一次孩子與大人一起在草地上看影展的午後。這些場景的共通之處在於,它們讓閱讀變成「被感受」的經驗,不再被限制在書頁之內,而是走入樹蔭、土壤、空氣與人群之中,成為一種「在場的文化」。
在黃伊瑊與夥伴們的努力下,「蓊蓊之森」不僅是一場市集,更是一場文化感官的召喚儀式。她以溫柔堅定的方式,讓金門這座島嶼重新與書籍、土地與人產生連結,也讓我們重新思考,什麼才是真正的文化活動–也許,它不在劇院或大館裡,而就在一片自然的風聲中悄然發生。
麥田,是最柔軟的語言
「金門的小麥,是我重新認識這座島的入口。」小島這麼說,語氣溫柔而堅定。這句話背後,不只是她返鄉的起點,更是一段與土地深刻連結的旅程開端。
回到金門之初,她對小麥幾乎一無所知。雖然從小在島上長大,每年春天也總能看見金黃搖曳的麥田風景,但那些畫面,過去只是季節風景的一部分,從未深入她的生命經驗。直到她有了「種自己的麵粉」這個念頭,小麥才真正以具體而細膩的方式,走進她的生活與感官世界。
為了理解小麥的成長歷程,她主動參與自然感知與植物連結的課程,學習如何不以人為中心地感受土地與植物的存在。在這些課程中,她第一次以「感受」而非「控制」的方式與自然互動,也第一次真正意識到||一株小麥的生命,並非孤立存在,而是與土壤中的微生物、礦物質、水分、根系與昆蟲共同構成了一個複雜而精緻的共生網絡。
她描述,黑暗的土壤裡潛藏著一種看不見卻強烈的語言,那是一種來自大地、經由植物傳遞的沉默對話。正是在這樣的「聆聽」之中,她感受到自己不再只是觀察者,而成為與島嶼一同呼吸的共生者。
這份感知並沒有停留在田裡,她將小麥作為媒介,延伸成各種文化實踐。她開設以小麥為主題的走讀與繪本課程,帶領孩子與大人一起走進田間,理解一顆種子的旅程與島嶼的記憶連結。她也將這樣的細緻感受轉化為酸種麵包的製作:從播種、收割、磨粉、發酵到出爐,每一個步驟都需要等待與耐心,就像是一場深度冥想,一場生命與自然相互照顧的儀式。
對小島而言,小麥不只是作物,而是與土地重新對話的語言,是她走進金門文化底層的入口,也是一條永無止盡的探索之路。
文化,不在遠方||而在眼前的植物園與菜市場
「很多人說地方文化很遠,但其實它就在你吃的每一口裡。」小島說得平實,卻直指核心。對她來說,文化從不是只有在博物館或展覽館裡才能被看見,它其實藏在菜市場的木箱裡、藏在一鍋花生的香氣中、藏在那些被日常視線忽略的平凡食材之中。
她舉例自己某次在金城菜市場遇見的場景:那是一家老雜貨店門口擺放的金門在地生花生,粗糙、未經包裝,卻散發出熟悉又久違的香氣。那一刻,她心頭一震,彷彿與某種深層的島嶼記憶對上了眼。她便將花生帶回,用傳統方式手炒、去皮,做成純粹不加糖油的花生醬,再與乳酪、楓糖融合,化為她手工酸種麵包的配角。
這看似簡單的一道點心,實際上,是她對金門文化的再詮釋。黃伊瑊的策展,不靠華麗語言,而是透過味覺與手感的層層疊合,將文化揉進麵粉與發酵過程中,讓人用舌尖重新認識土地,也用心去記住它的滋味。
群島閱讀與跨海共鳴
「閱讀不是一人獨行,而是一群人的潮汐流動。」蓊蓊之森的團隊是這麼分享的。這句話不僅道出她們對閱讀的理解,也反映團隊夥伴近年在金門策劃「蓊蓊之森」書日市集時的核心精神。在這群熱愛文化的團隊眼中,閱讀從來不是靜態的個人行為,而是一種會流動、會擴散、會彼此感染的文化力量。正如潮水有來有往,一本書的故事也總會找到願意共鳴的另一端。
從2023年起,「蓊蓊之森」市集便不斷擴大其文化影響力,不僅在金門本地引起廣泛參與,更吸引來自廈門、泉州與福建沿海的讀者與書店夥伴跨海而來。這不只是因為活動辦得精彩,更因為它呈現了「群島之間」的可能性與文化連結的渴望。在黃伊瑊與團隊的策劃下,市集中設立了「群島書展」專區,邀請來自同為離島的蘭嶼,乃至本島南北的獨立書店與出版社共襄盛舉。
這場書展打破了地理疆界與語言隔閡,讓一本本書成為島嶼之間漂流的信件,一間間書店像是海上的小燈塔,以自己的方式照亮閱讀的航道。
小島與蓊蓊之森的夥伴都認為,她們做的不只是書展,更是一場地方文化外交、一種溫柔卻堅定的島嶼對話。藉由書,這些原本孤立的島嶼開始彼此認識,也讓閱讀成為串起群島命運與想像的共同語言。
以麵包之名,召喚島嶼未來
小島說:「所有的創造,都是為了感謝這片土地的生養。」這句話像一條貫穿她所有行動的線索,無論是種植、烘焙、策展、帶領走讀,抑或是與長輩對話、與孩子分享,她所做的一切,最終都回到一個核心||回應土地、回應島嶼。
從一株麥子開始,她重新與金門產生連結。那不只是返鄉的起點,更是一場深刻的自我實踐。她以身作則,親身投入田間,感受泥土的溫度,理解四季的節奏,再把這份與自然共處的經驗,轉譯成麵包、轉譯成書寫,也轉譯成一場場邀請居民參與的文化活動。她並不孤單地行動,而是一邊創造,一邊邀請島民與讀者加入,共同參與閱讀與土地的關係重建。她讓人們知道,文化不在遠方,而就在自己腳下的土地與手中的麵團之中。
她用一顆顆酸種麵包,去講述關於小麥、關於等待、關於地方風土的故事。用市集與閱讀行動,把知識從書頁帶回現場,讓文化真正「被感受」。在她手中,文化不再是仰望的神殿,也不是遙不可及的符號,而是一種可以吃到、聞到、觸摸到的日常能量。這種能量來自島嶼,也根植於每一個願意參與、願意停下腳步的人身上。
而這樣的文化實踐,不只是為了回顧過去,更是一種面向未來的召喚。
小島她正在金門默默耕耘著一條文化的路,而這條路,不喧嘩,卻清晰可感,終將照亮更多返鄉者與土地之間的相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島Piccola Isola
臉書聯絡連結:
https://reurl.cc/j9GYRm
不定期會在臉書推出好吃的酸麵包,以及舉辦貼近自然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