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南洋的港口處處都是舢舨。而落番的先人們就是透過這舢舨,辛苦的賺取勞力費,寄回金門養家活口。
金門曾有一段水草豐碩、人們安居樂業、甚至有盛產稻米、樟木的桃花源的時光,然而這段幸福並不長久。
七百年前開始,歷史上的金門兵災接連不斷。從元代起,海盜的威脅一直延續到清代,甚至明末的鄭成功也曾以金門為據點。因此,自明朝嘉靖時期以來,就有人開始移居至台灣及南洋地區。隨後,中日戰爭和中國大陸的政治變革導致了兩次大規模的遷徙,金門人遍佈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北婆羅洲、菲律賓、越南、泰國等地,使金門成為著名的「僑鄉」。
靠水吃水:金門舢舨業在新加坡的歷史與奮鬥
新加坡,曾經是金門單身漢的聚居地,大多寄宿於估俚間。前金門會館副主席陳國民指出,儘管同為金門人,由於不同的鄉里背景,金門人形成卅多個社團,湖峰社多姓楊,古寧頭以李氏為族親。每個社團擁有簡便的估俚間,單身漢在初抵新加坡後,簡單的住宿環境成為他們的暫時居所,直至成家立業後方搬離。
金門孤懸海上,來到星島的金門人自然靠水謀生。新加坡的轉口貿易興盛,需要舢舨作為交通工具。陳國民表示,金門人成為舢舨業的主力,各社團設有自家碼頭,舢舨成為他們的生計依靠。每天不停地划槳,平均每趟可賺取五至六元(相當於現在的新加坡幣五十多元)。載著上岸的船員、商家談生意、以及載貨,金門人的舢舨穿梭於碧海藍天之間,維持著經濟生活。
然而,這份水上生計並非沒有風險。若是載蔬果,每趟收費三元,但隨之而來的風險卻相當大。為了搶著上市,舢舨必須到港口外,一邊跟隨貨輪進港,一邊下貨。在這個繁忙的操作過程中,舢舨很容易受到貨物的重壓,或者整船翻覆,葬身於湛藍的海洋之中。這是金門舢舨業所面臨的勞動風險,卻也是他們為生計而勇敢奮鬥的一部分。
都是金門人!金門船業在新加坡的繁榮與合作
除了近海的駁運,金門人在遠洋貨輪的領域也佔據主導地位。太平船務、聯發船務、通順船務等知名公司,皆由金門人創辦。「遠洋貨輪多次奔波,熟悉貨源後,許多人轉向從事東南亞進出口的『九八行』。」前金門會館副主席陳國民曾接受過雜誌採訪時表示:所謂的「九八行」指的是東南亞土產進出口買賣,因僅扣百分之二的佣金而被俗稱為「九八」。當時,洋行的佣金高達百分之廿至卅,相對而言,九八行的利潤雖薄弱,但因當時開銷較低,仍能維持生存。
從馬來西亞進口樹膠,由印尼進口當地產的咖啡、胡椒、豆蔻、茶葉等,經新加坡稍加加工後,再銷往美國、歐洲。「回憶起童年時從港口到直落亞逸街,一連串的牛車在運貨」,陳國民笑著回憶,從原產地載土產的貨輪、在港口卸貨的舢板、將貨送至各九八行的苦力,甚至為船加油的全都是金門人!這種上下游合作的方式在其他華人社群中並不常見。金門人在遠洋航運中的奮鬥成就了九八行的興盛。
在會館裡回味金門的家鄉美食
在新加坡八○年代之後,隨著新加坡經濟的蓬勃發展,許多傳統行業和產業也面臨了轉型和改變。對於金門人來說,這個時期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陳國民指出,以前賺取利潤的土產貿易逐漸式微,主要原因是土產國直接輸出貨物,不再依賴新加坡作為轉口貿易的中心。這導致了土產貿易所能賺取的利潤大幅減少,許多土產行不得不尋找其他發展方向,如轉向電腦、建材等新興領域。
然而,金門人的工作領域日益多元化,他們不僅在傳統行業中工作,還涉足了新興產業。這種多元化的工作環境使得金門人有更多的機會和挑戰,也讓他們在異鄉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儘管工作上的關係日漸疏遠,金門人仍然保持著濃厚的家鄉情感和同鄉情誼。每個星期天,在金門會館,許多金門人都會聚集在一起,共享家鄉美食,如蕃薯稀飯、焢肉包、豬腳芋頭等。這裡成了金門人的精神家園,不僅是一個聯誼的場所,也是一個緬懷先人辛勞的時刻。
焢肉包、豬腳芋頭等家鄉美食,不僅是金門人的回憶和情感的象徵,更是金門文化的一部分。這些美食蘊含著濃濃的家鄉情感和歷史文化,透過品嚐這些美食,金門人能夠重拾童年的回憶,感受到家鄉的溫暖和情感。在異鄉生活的金門人,透過這些美食,不僅能夠保持著與家鄉的情感連結,也能夠延續和傳承金門的文化和傳統。
除了在金門會館共享美食之外,金門人還透過其他方式保持著同鄉情誼。例如舉辦文化活動、聚會聯誼等,這些活動不僅能夠加深金門人之間的情感連結,還能夠讓更多的人了解和認識金門文化和傳統。
在新加坡,金門人雖然身處異鄉,但他們依然保持著對家鄉的深厚情感和濃郁情誼。這種情感連結不僅是金門人之間的交流和溝通,更是金門文化在異鄉生根發芽的象徵。透過回味家鄉美食,金門人能夠找到屬於自己的精神歸屬,並將金門文化和傳統傳承下去。
專有小名詞:
估俚:「估俚」,和中文中的「苦力」意思相同,都為英文「Coolie(苦力、壯工)」的音譯,而且此一詞也用於對照馬來文中的「Kuli(苦力)」一詞。
估俚間又稱苦力間:
有點像大通舖,小小的房間放上木板,讓二、三十個估俚(都是男生)一起做一個睡覺休息的住所。
估俚人裝扮:
在扛卸超過百斤貨物時,肩胛墊是估俚必須的裝備。
一般估俚的典型穿著不外是白色圓領背心、及膝的短褲,還有肩上搭一條毛巾。可是有經驗的估俚或工頭會穿上容易吸汗,用藍色棉布縫製的衣服。大估俚穿的是深藍色的,又稱為「大成藍」,工頭則穿淺藍色的。根據一些老估俚的說法:「這可不是人人都可以穿的,如果無法走跳板,扛不起150斤以上的貨,若敢穿上『大成藍』就會惹人笑話。」
當年,在廈門街(新加坡)有兩間專製大成藍的裁縫店,一套約15元左右,價格對估俚來說算是很貴了,因為當時一件襯衫也不過是2元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