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Winston posted on

11354782_998225100190371_306295407_n

姚伯勳製作的執事牌。圖|姚伯勳提供

「執事牌」上的字體為什麼是扁扁的呢?字嗨上常常有社員很好奇。有人說是因為在一個很有限的空間內,要扁扁的字才滿、才顯眼;也有人說,是為了要讓字體看起來平靜、有威嚴,所以才會變成這種造型的。但這些說法有太多想當然耳的成分。對文字好奇的人,仍然為此爭辯不休。

今年六月初登載於自由電子報的一則消息,又引起了眾人討論。聯合大學建築系講師姚伯勳先生,為了答謝神明庇佑,自己發願做了一整套執事牌,送給台南的佳里青龍宫,還慎重的請來有名望的資深師傅,為這套執事牌「安金」,安上金箔的意思。看到這則消息,好多人除了讚嘆姚先生的誠意之外,也都說這些字體真是美翻了。同時,「為什麼會扁扁的呢?」又成為討論的主要話題。

或許這樣的問題,還是要請教專業的匠師吧!所以我就特地跑了一趟苗栗,到聯合大學的「木作工坊」,訪問姚伯勳老師,希望可以解決這個懸案。

材質的影響,非常巨大

「你對木頭的瞭解有多少?」

咦?一開頭就被問了這個問題,頓時彷彿瞭解了什麼。看來過去的思考一直都忽略了最基本的材質問題。不過,我對木頭是一竅不通啊。於是,姚伯勳老師拿出鑿子,對著一小塊木材敲了幾下。垂直於木紋敲鑿子的時候,比較吃力,木頭上會有鑿痕,但不至於馬上斷裂;不過,如果與木紋平行的敲,輕易地就裂開了。

18817938882_85084e009c_o

木材的纖維方向使然,若垂直於木紋下刀,則不易斷裂。

木材的質地,並不是均質的,而是有方向性的。垂直於木紋的結構比較堅固,與木紋平行的結構比較脆弱。這就是為什麼執事牌的字體要扁平的原因。

慢著為什麼這樣就可以推到結論呢!老師拜託一定要示範啊!

後來老師果然很熱心地取出一塊更完整的木材,切割、整平之後開始在上面描字。對!描字!這並不是書法,這是字體設計啊!。而且在製作執事牌的過程中,姚伯勳老師堅持不用數位方式打稿。數位的曲線,他不喜歡。老方法才有感情。

18202354023_bdf83eea02_o

執事牌字體本質上是一種 lettering

這個字體造型寬扁,豎筆非常粗。而且繪製過程中,非常小心的在筆畫尖端保持圓潤的造型,只有在尾端的勾,可以出現尖銳的構造。

難道這是什麼傳統的習俗嗎?要表現神明的親和嗎?儒家的溫柔敦厚嗎?

「不,這些都是倒果為因的說法。」其實字體樣貌給人的感覺,都是我們的情感投射。字體最初為什麼會長得是一個樣子,往往是因為工具、技術與材質所決定的。如果執事牌字體在某些地方收尖、收細,那麼就可能會斷裂。

18203070363_f212dae94e_o

如果鉛字時代的「龍明」用於執事牌字體上,因為木材質地的關係,
粉紅色標示處很有可能會斷裂。

木材是很脆弱的,要想辦法讓它不會折斷

老師熟練地用切割機從完整的木材上割出了一個「字」。他指著「字」最主要的豎筆說,「這個厚度才可以確保橫筆不會折斷啊!」

「哇!真沒想到⋯⋯」

原來,我們過去都只有用平面的角度思考,卻忽略了執事牌字體不只有輪廓的問題,還有結構的問題:很多傳統執事牌上的字體都是立體的,而不是平面的。

0612-6-fix

豎筆粗,為橫筆提供較大支撐力

執事牌上的字,木紋方向是水平的。如果木紋是垂直的,只要輕輕碰一下,就會斷開了。文字的木紋方向水平,垂直的支撐力道才會穩固。而中文字的豎筆量較少而顯眼,正好在立體結構上,就發揮了關鍵性的支撐功能。筆畫要夠粗,才有辦法支撐橫筆而不斷裂。

18202353843_067eb597a9_o

18825649941_fea4fc24c0_o

如果字的木紋方向是垂直的,很容易折斷

根據這個木材特性,姚伯勳老師推論,因為豎筆沒得商量,勢必要粗的關係,所以整個字體造型要反過來遷就。

只有一個豎筆的字,這個情況還沒那麼明顯。但如果像保生大帝的「保」、「帝」,還有「瘟醫」這樣的字,豎筆勢必都要很粗的情況下,扁平的佈局比正方體、長方體的佈局都容易許多。

而且,還要從執事牌的器具面思考:它是由三片木板構成的,其中一塊特別長,當作握把。自然而然,這三塊板子的木紋方向都是垂直的。水平的紋路與垂直的紋路交疊,結構較穩固。粗而厚的豎筆不僅穩穩固定了木板,也穩穩支撐了所有的橫筆,扁平的造型更有把三片木板固定起來的功用。

18202354093_0c84ec960f_o

文字還發揮了聚合木板的功用

尺寸、比例也有影響:傳統工匠會對照魯班尺紅字吉數製作廟裡的器物,包含執事牌在內。雖然沒有固定形制,但有傳統習慣,會做成比例接近的直立的長方形。或許在結構、尺寸、比例的影響下,執事牌字體就演變成扁平的樣子了。

註:雖然廟宇器具會盡量參考魯班尺紅字,但姚伯勳說,自己製作時還是以結構上可行的實務考量為主

18797464636_eb457b7cf5_o

執事牌的背面構造

jishipai_mod1

扁平的字體發揮了固定木板的功能

為什麼古人要把這種字體做成扁平的?我們或許永遠無法完全了解。而且,不只執事牌,扁平的字體同時也出現在燈籠、旗幟等物品上,就與木材結構無關了。但是,透過匠師實地製作,提供了非常值得參考的說法。畢竟製作技術、工具與媒介材質,一直影響著字體的樣貌。

後記

雖然,執事牌上面的文字是畫出來的,也受到前面說的,若干物理條件的影響,但厲害的匠師,還是可以在裡面注入自己的想法。姚伯勳老師說,這些執事牌上的字體,仿自台南頂茄苳保生大帝廟。他第一次看到這些字體,就深受感動。因為這些執事牌上的工匠字,在結構上可行的前提下,表現了書法的筆觸與味道,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另外,為什麼執事牌字體會有黑底白字的「迴避」、「肅靜」,與金字紅底的名號呢?原來,作為出巡前導隊伍告示的執事牌,是要給路上行人看的。一般人要「肅靜」,而身份低下的「賤民」,例如挑糞的、撿餿水的,則要「迴避」。

想一想,這還真是封建時代穩固社會的產物啊。不過時代不同了,這些封建社會的產物到了今天,是珍貴的文物資產。木材在其中的角色很關鍵。木材是易損的、容易腐敗的、不均質的,與現代各種工業材料迥然不同。在速成、精密、均質、數位化的時代,木材更顯得珍貴。

再次,特別感謝姚伯勳老師熱心的示範與解惑。

18636845049_5d50b819d7_o

姚伯勳老師的木作品

11414550_999927323353482_1912147773_n

姚伯勳老師為佳里青龍宮製作的執事牌

文章轉貼來源:
http://blog.justfont.com/2015/06/why-jishipailettering-is-fl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