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一種過度的能量就地凹陷成字的迷宮。
「迷宮無所不在,無所不是,巴洛克以任一極小且全新的切點,照見世界各種面向,繁複是因為它總是在去而復返,它重來卻總是無法回到原點。」
✦ 字母會講座
時間|2017年11月18日(週六)19:00 – 21:00
主題|字母B:巴洛克的小說在巴洛克的彰化長壽街頭
講者|顏忠賢
地點|紅絲線(彰化市城中街二十號)
入場|自由入場、費用投盒
✦ 什麼是字母會
字母會是楊凱麟從法國哲學詞彙(例如「未來」、「虛構」、「賭局」)出題,下給這群小說家的戰帖。他先用一千字闡釋詞彙的思想內涵,而小說家群則必須在楊凱麟準備的字母A~Z中,試圖用五千字的短篇小說回應、迎擊這些概念,最後由評論者潘怡帆針對每篇進行評論分析。
2013年六月起,他們開始在《短篇小說》雙月刊發表字母A(avenir,法文的「未來」)。六名作家,兩個月一次,二十六個字母,超過五年的連續書寫。2017年九月起,《字母會》由 衛城出版分四季出版,九月已出版了字母A~F六冊。(楊智傑)
A comme Avenir |A如同「未來」
B comme Baroque |B如同「巴洛克」
C comme Célibataire |C如同「獨身」
D comme Différence |D如同「差異」
E comme Evénement |E如同「事件」
F comme Fiction |F如同「虛構」
(其餘字母讓我們保留神秘)
✦ 字母B「巴洛克」(Baroque)
巴洛克的問題不在於怎麼結束,而是繼續如何可能?如何能去而復返與綿延不絕,像是隆盛的慶典,一切都過飽和、高負載與被增壓。臨界點上的亂針刺繡與鐘鼓齊鳴。
以文字、音符、鐵石或身體的極致動態所迫出的動靜快慢,世界被高度擠壓、凹摺、盤捲與堆疊最終收攏於它最緊緻高張的積體之中。巴洛克是在限定的方圓中必有推演至極的表現,是媒材的究極戲劇與力量的高張自由。
一切無非是力量的慶典。
波赫士在自己的詩集自序寫著:「作家的命運是很奇特的。開頭往往是巴洛克式,愛虛榮的巴洛克式,多年後,如果吉星高照,他有可能達到的不是簡單(簡單算不了什麼),而是謙遜隱蔽的複雜性。」這句話或許也應該是巴洛克式的,意思是巴洛克原來有二種,愛虛榮的與謙遜隱蔽的,然而都不免皆是極致想像的藝術,如同體操選手於重力拉扯的高速彈升與下墜中必須操演旋轉與摺曲的無限性。即使謙遜隱蔽還是可能失速貫落。這是作家的命運,深深地繫於力量的安那其動員與魔性的全面啟動。
繼續越界與繼續轉向,像是竄走於迷宮的深處,萊布尼茲花園中的每一片葉脈都仍然是一座花園,在每一越界與每一轉向中還隱匿更多越界與更多轉向。巴洛克其實不屬於任何形式,層層疊疊的摺曲亦抹消了可能的中心,充盈著嶄新光線與色彩的世界無形式地創生於巴洛克的持續運動中。
巴洛克是豐腴的必要,人世的無盡曲折與全新凝視。
儘管世界一逕如是,但是只要能無限地摺曲表現的材料,我們便得以隱身於巴洛克的許諾中:在看與說的創新體制中繼續觀看與繼續思考。(楊凱麟)
✦ 作者介紹
胡淑雯|
著有短篇小說《哀艷是童年》,長篇小說《太陽的血是黑的》,合著《無法送達的遺書:記那些在恐怖年代失落的人》。
陳雪|
著有《我們都是千瘡百孔的戀人》、《摩天大樓》、《戀愛課》、《臺妹時光》、《人妻日記》、《迷宮中的戀人》、《附魔者》、《她睡著時他最愛她》、《無人知曉的我》、《天使熱愛的生活》、《只愛陌生人》、《陳春天》、《蝴蝶》、《橋上的孩子》、《愛上爵士樂女孩》、《惡魔的女兒》、《愛情酒店》、《鬼手》等。二○○四年以長篇小說《橋上的孩子》獲《中國時報》開卷十大好書獎,二○○九年以長篇小說《附魔者》入圍臺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隔年同時入圍臺北國際書展大獎小說類年度之書與第三十四屆金鼎獎,二○一三年以長篇小說《迷宮中的戀人》入圍臺北國際書展大獎小說類年度之書。
童偉格|
著有短篇小說集《王考》,長篇小說《童話故事》、《無傷時代》、《西北雨》,舞臺劇本《小事》。作品〈王考〉獲二○○二年聯合報文學獎短篇小說大獎,〈暗影〉獲二○○○年全國大專學生文學獎短篇小說參獎,〈躲〉獲二○○○年臺灣省文學獎短篇小說優選,〈我〉獲一九九九年臺北文學獎短篇小說評審獎,《西北雨》獲二○一○年臺灣文學獎圖書類長篇小說金典獎。
黃崇凱|
一九八一年生,雲林人。臺大歷史所畢業。曾任耕莘青年寫作會總幹事。做過雜誌及出版編輯。著有《文藝春秋》、《黃色小說》、《壞掉的人》、《比冥王星更遠的地方》、《靴子腿》。
黃錦樹|
馬來西亞華裔,一九七六年生,一九八六年來臺求學。著有小說集《夢與豬與黎明》、《烏暗暝》、《刻背》、《土與火》、《南洋人民共和國備忘錄》、《猶見扶餘》、《魚》、《雨》;散文集《焚燒》、《火笑了》;論文集《馬華文學與中國性》、《謊言或真理的技藝》、《文與魂與體》、《華文小文學的馬來西亞個案》、《論嘗試文》等,合編《回到馬來亞:華馬小說七十年》、《故事總要開始:馬華當代小說選》、《散文類》等。
駱以軍|
曾獲第三屆紅樓夢獎世界華文長篇小說首獎、臺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時報文學獎短篇小說首獎、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推薦獎、臺北文學獎等。著有《胡人說書》、《肥瘦對寫》(合著)、《讓我們歡樂長留》、《女兒》、《小兒子》、《棄的故事》、《臉之書》、《經濟大蕭條時期的夢遊街》、《西夏旅館》、《我愛羅》、《我未來次子關於我的回憶》、《降生十二星座》、《我們》、《遠方》、《遣悲懷》、《月球姓氏》、《第三個舞者》、《妻夢狗》、《我們自夜闇的酒館離開》、《紅字團》等。
顏忠賢|
著有《三寶西洋鑑》、《寶島大旅社》、《殘念》、《老天使俱樂部》、《壞設計達人》、《時髦讀書機器》、《偷偷混亂:一個不前衛藝術家在紐約的一年》、《軟城市》、《巴黎與臺北的密談》、《世界盡頭》、《雲,及其不明飛行物》、《鬼畫符》、《刺身》、《壞迷宮》、《阿賢》等書。曾獲臺灣文學館長篇小說金典獎,臺北文學獎,亞洲週刊年度十大小說,中國時報開卷年度十大好書獎,美國紐約MOMA/PS1駐館藝術家,臺北駐耶路撒冷、加拿大交換藝術家。
策畫──楊凱麟
巴黎第八大學哲學場域與轉型研究所博士,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教授。研究當代法國哲學、美學與文學。著有《書寫與影像:法國思想,在地實踐》、《祖父的六抽小櫃:與臺灣老東西相處的真實感動》、《分裂分析福柯》,譯有《消失的美學》、《德勒茲論傅柯》、《傅柯考》(合譯)等書。
評論──潘怡帆
巴黎第十大學哲學博士。專業領域為法國當代哲學及文學,譯有《論幸福》、《從卡夫卡到卡夫卡》。
字母會
二十六場小說的武裝游擊(楊智傑)
字母會發表會影片
via:紅絲線 text apartment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