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年,金門這片小島上的人們遭遇了一場重大危機,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島上居民的生活節奏,甚至威脅到整個村落的存亡。在這場大災難中,許多家庭被迫選擇離開祖祖輩輩生活的土地,尋找新的生存空間。張德超的祖父張聿堯與祖母陳盒正是這群避難者中的一員。他們與鄉親們踏上了當時對許多人來說遙遠且陌生的旅程–前往新加坡。新加坡作為南洋的重要港口,吸引了不少金門人,他們認為這裡是躲避疫情和災難的最佳選擇。然而,對於這對夫婦來說,新加坡並不是旅途的終點。
當時的金門局勢混亂,疫情雖然緩解,但生活條件艱苦,農業與漁業無法提供足夠的生計。張家決定再一次離開新加坡,輾轉前往印尼的一個小島,投靠早先移居當地的親戚。在這座小島上,他們在當地工廠工作,雖然生活艱辛,但張家夫婦始終抱著強烈的希望。他們始終關注著家鄉的情況,期待著能有一天返回金門重建家園。這段漂泊的歷程,不僅是張家命運的轉折,也成為張德超家族故事的起點。
1914年,當金門的疫情逐漸穩定後,張聿堯曾回到青嶼,加入了家鄉的重建工作。在當地,金山道殿是村民的信仰中心,也是村落的精神依託。作為歷史悠久的廟宇,金山道殿的修繕不僅是為了恢復宗教活動,更是為了重新凝聚人心。張家積極參與修復工作,祖父張聿堯更是其中的主力之一,表現出對家鄉深厚的情感與責任感。金山道殿不僅承載了他們的信仰,也記錄了村落從動盪到安定的歷程,見證了青嶼村的興衰起伏。這種對家鄉的深情厚誼,深深影響了張德超的一生,成為他後來持續回饋家鄉的重要動力來源。
印尼的戰亂與家族的奮鬥
1935年,張聿堯在印尼病逝,這對張家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打擊。作為家族的支柱,張聿堯的離世讓張家陷入一片愁雲。當時,印尼正處於歷史巨變之中,局勢動盪不安。從20世紀初開始,印尼逐漸掀起民族主義浪潮,要求脫離荷蘭殖民統治的聲音越來越響亮。這場變革不僅深刻地改變了印尼的命運,也直接影響了像張家這樣的華人移民家庭,他們不得不在動盪的環境中摸索生存之道。
印尼民族主義的興起與華人家庭的挑戰
1908年,印尼的民族主義運動開始萌芽,當地知識分子與青年組織了「布迪烏托莫」(Budi Utomo)協會,這被視為印尼民族覺醒的起點。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裡,反殖民運動逐漸從精英階層擴展到廣大的民眾。到1930年代,民族主義浪潮已經不可阻擋,各種工會、政黨以及青年團體如雨後春筍般成立。他們透過集會、出版書刊與示威遊行,強烈要求政治自治與經濟獨立。然而,荷蘭殖民政府對這些抗議活動採取了嚴厲鎮壓的態度,導致社會局勢愈發緊張。
對於生活在印尼的華人來說,這一時期尤為艱難。印尼的華人社群早在荷蘭殖民時代就已成為重要的經濟支柱,但同時也因商業上的成功而遭受本地土著的敵視。在20世紀初,印尼各地的華人移民主要從事小型商業活動,例如雜貨店、餐飲業以及手工業,他們辛勤經營,為當地經濟發展作出貢獻。然而,隨著民族主義的高漲,部分印尼土著將華人視為殖民者的同盟,認為他們是壓迫本地人的幫兇。
1935年,正是這種緊張局勢的高潮時期,印尼的社會環境變得更加複雜與危險。對於像張家這樣的華人家庭來說,他們既要應對經濟上的挑戰,又要面對時不時爆發的社會暴力。張聿堯的離世,讓這個家庭在風雨飄搖中失去了最重要的支柱,然而,他們並未因此放棄對未來的希望。
從動盪中尋求穩定:祖母陳盒的堅韌與家族的延續
張聿堯去世後,祖母陳盒接過了維持家族生計與精神的重任。當時,印尼的局勢愈發不穩,荷蘭殖民政府對民族主義運動的鎮壓越來越殘酷,工人罷工與農民起義此起彼伏,社會矛盾激化。然而,陳盒以堅韌的意志撐起了整個家庭,帶領子孫在困境中求生。
她深知,唯有團結與努力,家族才能在亂世中立足。因此,她不僅親自照料孩子們的成長,還積極教育他們珍惜家族的根與歷史。張德超回憶道:「祖母經常告訴我們,困難是暫時的,只要我們團結一致、努力向前,就一定能渡過難關。」這樣的教育在後來的歲月中成為了家族的精神基石。
在祖母的帶領下,張家逐漸恢復了生計。他們從小型商業活動入手,憑藉勤奮與誠信贏得了當地人的信任。雖然這些努力無法完全改變華人在當地的弱勢地位,但卻為家族爭取到了穩定的收入,為未來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印尼獨立與華人移民的生存挑戰
1945年,日本投降後,印尼領導人蘇加諾與哈達立即宣布印尼獨立,結束了三百多年的荷蘭殖民統治。然而,這一獨立宣言並未得到國際承認,荷蘭政府隨即派遣軍隊重返印尼,試圖重新掌控局勢。印尼革命由此爆發,這場革命從1945年持續到1949年底,伴隨著無數次的武裝衝突與政治談判。
對華人移民來說,這段時期更是雪上加霜。一方面,他們在荷蘭殖民時代被視為「外來者」,而在民族主義高漲的印尼獨立運動中,又被視為「殖民者的幫兇」。這種雙重身分的矛盾,使他們成為了暴力事件中的受害者,經常遭到不公平的對待。張德超出生於1949年,正值印尼革命的尾聲。他的童年充滿了不安與混亂,但同時也讓他對家族的堅韌有了更深的理解。
張德超的童年與家族精神的傳承
在戰後的重建時期,印尼社會雖然逐漸穩定,但華人依然面臨許多挑戰。然而,張家在祖母陳盒的帶領下,始終保持樂觀與團結。祖母不僅教育孩子們珍惜家族的歷史,更強調要用勤奮與智慧去面對困難。張德超說:「祖母的話成為我們家族的座右銘,告訴我們無論多麼艱難,都要保持對未來的信念。」
在這樣的精神感召下,張家逐漸從戰後的陰霾中走出,重新建立起穩定的生活基礎。他們透過勤奮經營,拓展了家族的小型商業活動,並用智慧化解了許多困境。這段經歷讓張德超明白,逆境中的希望與毅力是最重要的力量。後來,這些精神成為他在事業上取得成功的關鍵動力,也讓他在面對更大的挑戰時,始終能保持冷靜與堅定。
跨足多元產業的事業版圖
1970年代,印尼社會逐漸穩定下來,經濟發展開始提速,張德超決定抓住機會進軍金融產業。當時,金融業在印尼仍然處於發展初期,對於敏銳的企業家而言,這是一片充滿機會的藍海。張德超憑藉自己的努力,很快在金融圈內站穩腳跟,建立了一個穩固的基礎。他回憶說:「金融業需要的不是運氣,而是對市場的精準判斷和對風險的嚴密控制。」
  1980年代,張德超進一步拓展事業版圖,進軍木材加工行業。這一決定源於他對全球木材市場需求的敏銳觀察。當時,木材產品在國際市場上有著廣泛需求,然而質量參差不齊。為了確保加工廠的產品能夠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他特意前往台灣,購置了當時最先進的加工設備,並引進了嚴格的品質管理系統。他說:「我相信,只有高品質的產品才能贏得市場的信任。」
到了1990年代,張家事業的觸角伸向了房地產與飯店業。他們在印尼的多個城市投資興建住宅區和商業酒店,逐漸建立起了涵蓋多元產業的商業版圖。
然而,2000年代,印尼的政策變化讓張德超意識到,需要將事業進行全球化調整。他毅然選擇全面撤出印尼的金融業,為家族尋找新的商業領域。這一重大決策,為家族帶來了新的發展契機,也展現了他靈活的經營策略。
根植金門的情懷:從修祖廟到捐贈廟宇
儘管事業版圖橫跨印尼與中國,張德超始終心繫金門的家鄉。他常說:「無論我在哪裡,金門永遠是我的根。」這份情感並不僅僅停留在口頭,而是體現在實際行動中。自2000年以來,他每隔兩三年就會帶著家族後代回到金門,參與祭祖儀式,並以自己的方式回饋家鄉。
2009年,張德超捐出一筆資金,用於修繕張家祖廟。他認為,祖廟是家族歷史的見證,也是後代子孫了解家族根源的重要場所。這次修繕不僅讓祖廟煥然一新,還成為家族團聚的重要契機。2011年,祖廟完成典安儀式,張德超再次捐贈新台幣50萬元,支持後續的祭祀活動。他希望透過這些行動,讓家族的下一代認識到傳統與文化的重要性,並從中汲取力量。
2014年,金山道殿進行重建,這座百年廟宇對張德超而言意義非凡。他不僅慷慨捐贈30萬元,還親自參與了重建過程。他說:「金山道殿是祖父母回到金門後參與修復的地方,承載了我們家族的記憶。」對於張德超而言,每一次回饋家鄉的行動,都是他對祖輩的致敬,也是對未來
家族的承諾。他認為,故鄉的傳統與文化不僅是個人的根基,也是家族團結的紐帶,必須一代代地傳承下去。這些捐贈和修繕行動,既是他對家鄉的感恩回饋,也是他向家族傳遞的無聲教育:無論身在何處,都不能忘記家族的來源與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