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一句話是這樣說:「這一個世紀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與世界串連。」

而浯作創辦人-張芝綾就是這樣一個代表,她常笑稱自己是旅居台灣定居金門的二地居代表,但或許是外婆在天堂牽引著,如今的她才會在金門茁壯。


會成立浯作工作室,要從張芝綾與楊文權小時候開始說起,張芝綾的母親是金門人,當張芝綾與妹妹還小的時候,母親很少回到金門,因為那時候金門還是戰地政務時期,往來大部分都需要依靠船隻,交通非常不便,尤其對小孩來說更是一場苦戰。


等張芝綾比較大一點有印象的時候,有一次父母準備帶他們回金門探望外公外婆,為了讓大人小孩都舒服一點,張芝綾父母選擇了飛機,但是到了機場後機場航空人員告知只有張芝綾的母親可以上飛機,因為只有張芝綾母親身分證上看得出來,母親的戶籍在金門。


原來搭乘飛機到金門,除戶籍本身要在金門,其餘的人都需要辦理「臺灣金馬地區往返許可證」(簡稱金馬證),當天張芝綾全家沒有一個人登機,隔天張芝綾的父親帶他們去拍照,辦理好金馬證後,並重複跟航空公司確認相關證件與後,才又再一次的出發,這一次終於順利登機,返金探望外公外婆。
而從此之後,張芝綾與妹妹開始了放長假在金門,上課在台灣的二地居生活。因為外婆家位於料羅,有著傳統的閩南聚落還有隨處可見的戰地建築,聚落裡農村生活,讓她自由自在的沈浸在金門文化裡的日常,讓她從小遇見隨處可見閩南建築的別緻,也加深她體內那金門的DMA。


楊文權,出生金門湖下,屬於金門大姓家族之一,出生成長的湖下,更因為出洋人眾多,聚落內的楊氏家廟更是閩南傳統家廟建築的典範之一,另位於慈湖邊的「三間洋樓」也足見湖下之建築多元卻不忘閩南學之根本。


其中更有海外金僑組成「湖峰社」,定時回饋島鄉,返金拜會宗長祭祖。在這樣文化濃度深厚的湖下成長的楊文權,那對金門文化的熱愛早已成為他的日常呼吸。
楊文權大學畢業後,曾給自己三年的時間在台灣從事室內設計等工作,但是呼吸與生活中少了金門,讓他覺得生命彷彿失去了能量,而此時返鄉創業的風潮興起,讓他開始思考是否有機會可以返金創業,2016年一場金門青年力的黑客松式的營隊,營隊中點滴的過程再次浮現在他心頭,或許可以將當初的創意轉換出屬於他與金門共舞的可能性。


就這樣楊文權返鄉了,而創業之路是漫長需要合作夥伴的,所以在這之前推廣金門的文化及相關的實驗最好的場域就是旅宿,就這樣楊文權成為綠朵民宿的主理人,邊行邊實踐自己的理念。


2018年張芝綾外公的離世,本以為外婆還會陪伴自己許多年,但是不久後,外婆開始生病,張芝綾密切的往返金門與台灣,只為了多陪伴外婆,當時遠東航空正有促銷抽獎活動,中獎者將可以得到一張無限來回金門台北的機票,而在2019年1月1日張芝綾的外婆壽終正寢自己的家內,嵩壽94歲,雖然外婆嵩壽去世,但是張芝綾還是很不能接受外婆的離開。


而一通電話卻讓張芝綾往外婆的島更靠近了。


2019年1月3日張芝綾跪在外婆的靈堂前,燒著紙錢時,遠東航空打電話給她說:「張小姐,恭喜你中獎了……。」
張芝綾愣住了,該開心還是?
看著外婆溫柔的遺像,張芝綾哭了,哭得柔腸寸斷,令人不捨。


而外婆的這一場葬禮,幾乎是全聚落的人出動,而外婆的靈柩更是在五代子孫下陪伴安葬,這也讓張芝綾看見自己母族的團結與壯大,這就是金門,她的家鄉,一顆種子開始在張芝綾的心田裡發芽。
外婆安葬後,張芝綾看著外婆的遺像,思考著金門的福利如此的好,為何醫療設備如此匱乏,許多小中大型都需要外送台灣才能獲得治療,但是有些年紀的人就是坐飛機會有風險。一個念頭閃過張芝綾的腦袋:「如果這裡很多人真正居住,醫療設備就會被改善,如果這裡的學子出去學醫後,願意再返金開醫療機構,那金門就會不一樣,每個人都可以在這裡安養天年。」
當張芝綾跟妹妹張瑋玲分享他的想法,張瑋玲支持姊姊的想法,就這樣姐妹們開始分工並規劃接下來的人生計畫。


張芝綾在西門紅樓經營品牌十多年的經驗,明白創客(Maker,亦稱為「自造者」)的先驅性,以及未來社會對於特製化這項科技的演變會越來越日常化,此時創客教育已經在全球各地蔓延,在台北尤其熱門,但是金門卻沒有相對的教育機構。
張芝綾決定透過募資平台購入一台可以帶著走的3D列印機,透過虛體的設計轉化為實體的呈現,讓更多金門元素被轉譯發現。
2019年張芝綾決定到金湖市集擺攤,遇見了楊文權,此時的楊文權不只是綠朵民宿的主理人,也是多肉園藝的推廣者,原來楊文權家人經營園藝,多肉植物正適合金門乾旱少雨的氣候,多肉植物可大可小,小巧的精緻可愛,具有療癒效果。楊文權本身就是一位設計師,看到張芝綾帶到市集直接製作的3D列印機,深感到有趣,就這樣兩人互相留下聯絡方式,後續幾次交流後,決定試試看將彼此的創意與構想相互結合,製作出擁有金門文化的容器,來搭配金門的多肉植物,讓人們可以帶著金門的意象回到家中,並讓多肉陪伴生活。


這樣的合作組合不久後,

「浯作有限公司」就這樣誕生了,

2020年底浯作更入駐陽翟老街紳士與淑女商店,進行手作與數位教學以及文創商品設計推廣。
因為疫情的關係,讓兩人思考自己的志業,就如同「浯作」,浯是金門的舊稱「浯島」,作是手作,他們期許更多人一起走入金門,一起作、一起讓金門被看見。
有數學家說:「只有百分之一的人說世界是平的,那個百分之一的人一定會被認為瘋子、如果只有百分之二十的人說世界是平的,那些百分之二十的人一定會被其他人認為是異類,但是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人說世界是平的,那其他人一定會開始游移。而如果有百分之八十人說世界是平的,那這個世界就是平的。」
金門的寶藏是金門的日常、是金門的飲食、是金門的閩南建築、金門的戰史遺址,如果說有千萬人要跑去日本看日本的合掌屋,那金門的閩南建築更不遑多讓,是世界的珍寶。
但是金門目前的聚落之美,文化之深,尚未被世界看見,浯作想要做的就是讓更多人認識金門,來到金門帶著金門回家。讓更多金門之子之孫認識真正的金門,從心中認同並為這座島驕傲。
這樣不管未來大家各自往哪個世界前行,總會回到金門;正如同出洋人的前輩、正如同在台灣打拚的同鄉會大哥大姐,因為童年在金門,在金門茁壯,所以返金是理所當然。


這樣的金門未來有朝一日將會成為世界遺產,讓世界真正認識金門這一座活的閩南文化之島。


張芝綾與楊文權都知道這個目標很偉大,同時也是一輛大列車,所以他們必須跟有志之士的大家一起合作,而他們也有他們必須鎖定的目標,所以接下來的2023年,他們將深耕教育,開發更多教案,讓創客的精神被所有金門學子感受,並領悟。
而創客的精神就是:「當我把心力用在吸引我的事物上,與他人分享過程與成品,我真正在做的是創造或可點燃他人心中靈感或創意的事物,就像他人的努力也可能點燃我心中的靈感一樣。」〈創客精神.鑽進兔子洞〉對於楊文權來說這就是金門的精神被科技化說法。
因為金門的出洋人前輩們在南洋就是用這樣的精神原理壯大自身的華社與族人,共享共利。
浯作要將此精神透過教育推動,讓金門精神轉化為創客精神,一起滾動「讓世界看見金門的目標。」


浯作工作室:
電話:+886-982-488425
  電子郵件:kmadetw@gmail.com
地址:金門縣金沙鎮沙美陽翟大街-紳士理髮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