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金門有很多想像,我好奇金門到底是什麼樣的地方。如果金門是一個女孩子,那現在的我就是對金門感興趣,想要和她發展一些關係的純情男子,因為某些原因而被吸引,因為被吸引而想要更加了解對方,這種心情,和想要認識女孩子是一樣的。

一下飛機我感受的是忐忑不安,畢竟這也算是我第一次出國(笑),我第一次有我不在台灣的感覺。不只會害怕,也很不習慣。

我住的地方非常的偏僻,在后沙,金門在地人也說后沙是金門的鄉下,我們由此就可以知道到底有多偏僻了。安靜的夜裡什麼都沒有,我有一種虛無的感覺,有一種在這片黑暗中的燈光,夜色什麼都不存在一樣。大城市什麼都有,有霓虹,有摩天大樓,有父母,有兄弟姐妹,有你還有我。我是一個都市人,我很享受在城市享受城市的便利,我甚至想要一直都住在都市,過著摩登的生活。很多人說在城市生活節奏太快,人都太勢利什麼的,把城市人講得又壞又無聊的,好像鄉下才是一個好地方,可惜的是,鄉下人非常少,屬於絕對少數,反而大部分的人都是住在都市的,也就是說勢利無聊並非都市人的病,而是我們現代人共同的通病。

后沙聚落為金門單一姓氏傳統聚落,傳統老住戶皆為許姓,大多為高陽衍派,之前有分一房二房三房四房五房,但現今大多為五房後裔,這種以宗族為單位的生活模式在台灣已經不多見。不過在金門仍是一種日常,其中金門還有鼎鼎大名的七大聚落,分別為水頭、珠山、歐厝、古寧頭、瓊林、碧山和山后。大部分地區仍有居民居住,只是數量不一定,像我住的后沙人口數就不多,而像歐厝,目前仍住著許多人,是目前金門最大的聚落。

一張含有 建築物, 室外, 天空, 房屋 的圖片

自動產生的描述

※金門保留了大量古蹟和聚落,圖為后沙許氏聚落

金門絕大多數的聚落都是閩式建築,也就是由複數個房舍組成的建築類型,主要可以被劃分為一落四櫸頭,二落大厝以及三蓋廊。金門人和中國人一樣重視家族,一大家族都會住在一起,且因為開發時間早,所以聚落的數量遠比台灣本島還要多。

金門本身多產花崗岩和花崗片麻岩,建築方面當然也大量使用這兩者,在這一億年的板塊運動下,花崗岩遍布金門,古人將老智慧打在了美麗堅強的花崗岩上。

堆砌出來的石牆極為堅硬,花崗岩本身就有高硬度、耐熱耐風耐水性等優點,用花崗岩蓋出來的房子舒適漂亮又耐住,在金門,這些橘白色房子很多都有超過一百年的年紀,其主因就是因為金門的老祖宗們完美的利用生活環境中最適合用來蓋房子的物質。

金門還有另外一種略有不同的建築工法,也就是出石入磚。石頭或長或短,顏色石質各有不同,石牆內部被樣貌各異的石頭重重疊疊出具有交錯之美的石牆。這樣彼此交錯,一層一層堆砌在一起的樣貌的結構,給予一種獨特的偏鋒之美。

為什麼會有這種建築呢?從現今的角度看非常漂亮,別有古色古香之雅致,但以前的古人應該很難認為這種有著怪異對稱形狀的牆壁很美才對。目前最多人相信的說法是源自於明朝時泉州因為地震災害,鄉民們用震災後的房屋殘骸,混合砌築成牆。而金門作為孤懸在台灣海峽上的小島,物產資源並不多,蓋房子的素材又怎麼可能足夠呢?

所以最後只好缺什麼補什麼,沒有了磚頭就補瓦片,如果瓦片沒了就補石塊。磚頭瓦片如果突出,就被稱為「出磚入石」,那如果石材突出而磚石瓦片凹入牆內,就是「出石入磚」。我們可以從中體會出金門人的堅毅不拔。在國民政府進駐金門後,金門享受來好一段時間的商業盛況,政府統治儘管高壓,但因為經濟生活水平提高而使許多金門人比以往更容易致富。在兩岸關係平緩,軍人數量減少後,金門沒有乖乖的承受時代改變帶來的打擊,反而是尋求轉型,積極打通在海峽之間的商業平衡,以及在承平時期最好賺的第三級產業,「觀光業」。

金門地區有相當多的聚落活化成古蹟或民宿,也有古蹟和民宿結合出來的新興觀光旅館。而這正是金門最成功的文化傳承特色。我所居住的后沙生活聚落,也是古蹟結合民宿的產物。

來到這裡的第一天早上,我以徒步認識周邊,路雖然並沒有很大,但是周邊的農地和荒地一望無盡。也有遇到許多牛舍,那些牛會用眼睛瞪所有經過的人,感覺還怪有趣的。太陽非常毒辣,雖然金門沒有熱島效應,平均氣溫也不比台灣高,但這種太陽的高度日曬,真的可以把人曬到滿身大汗。金門的空屋的數量非常多,可以看出就算金門是一直有歷史文創的文化建設,但仍無法避免人口流失的問題。事實上我也對於后沙聚落這種住戶與自然同居的方式,感到非常不習慣,甚至對於金門自然環境的陌生感到有些惶恐不安。不過我還是會努力去嘗試金門人的生活,畢竟古語有曰:「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只要我努力適應這裡的生活,想必這個月的旅途會是我人生的一大收穫。

有一首歌叫台北人沒有鄉愁這種東西。講的就是台北人對於自己家鄉明明一直有人想搬來,卻還是一直攻擊台北這種事做文章,大家的家鄉被攻擊當然會生氣,那被攻擊最多次的台北人理所當然也會火冒三丈,大家都來享受台北的資源,來享受做台北人的生活,卻一直對台北有偏見,說實在話,這種現象真的是很奇怪。不過台北人那麼多,那鄉下人多嗎?全台灣扣掉六都,還有十六個縣市。我們理應講這些縣市視為鄉下,但城市與鄉下的概念只是相對的,不能因為它不是都市就將它視為鄉下。這就跟左派與右派只是一個概念,不能隨意因對方的立場保守或激進就視為任何一派的擁護者。

彰化縣有一百萬的人口,所以不該被稱為鄉下,而屏東人口雖然也有一百萬,但土地遼闊,所以我想並不能被稱為都市。花蓮和台東人口少地很大,應該可以算是鄉下,但他們的觀光產業極佳,吸引了許多遊客,所以每到假日的相當熱鬧。那金門呢?金門非常小,常駐人口只有五萬,由十二個島嶼組成,總面積151平方公里。我想不管怎麼看金門都是鄉下吧?這裡有雞,有牛,有羊有鵝。海邊可以捕蚵。如同台灣的鄉下一樣。金門屬於副熱帶海洋氣候,平均氣溫都略低於臺灣本島,早晚溫差大,3月至5月容易起霧,為金門地區航運較為不方便的季節。4-6月為雨季,夏季雨量不多,乾燥炎熱,主要依賴颱風帶來的雨水,冬季則和台灣一樣吹東北季風,不過比台灣乾燥許多。

    ※我在金門所居住的后沙生活聚落為目前金門知名共同生活空間,適合打工換宿和背包客

那自認為是喜歡都市的都市人的我,又為何要跑來金門呢?這個故事說來話長,是堪比百年孤寂的遙遠故事,最早可以追溯到我的少年時代,不過如果這樣子敘述故事不就太無聊了嗎,讓我們慢慢探索金門,慢慢道出我來金門的原因,一起慢慢體會金門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