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集盒(圖片出處:高雄集盒KUBIC臉書粉絲團)
裝置藝術,是空間藝術還是打卡熱點?
裝置藝術是一種興起於1970年代的西方當代藝術類型,結合各式各樣的素材,在某個特定的環境中創造發自內心的概念性,或是某事件的經驗,讓觀眾能夠跳脫環境,而進入到一個新的空間。裝置藝術是指設置在室內或戶外裝置物品,作品會和空間做一個互動,除了「觀賞」作品以外,可以說是「進入」作品本身,將整個空間轉化為藝術的一部份。
台灣的裝置藝術走向戶外,本質可以說是一種「公共」的藝術表現,替代了美術館、畫廊這種侷限的空間性,做為一個更為開放,和空間互動的藝術品,這些藝術品具備了「公共藝術」的價值,往往卻失去想要深層的人文省思。
台灣每年有許多的裝置藝術產出,裝置藝術現在也儼然成為吸引人的新地標,但其背後意義和作品本身的故事,是否隨著拍照打卡過後的時間跟著流逝?新聞上也可以經常看見某地方有新的打卡熱點,不得不說這些裝置藝術的確成功吸引了人潮,也讓更多人看見他的藝術價值,但是追求「分享」的現代,會探討這些藝術品背後的價值的人還有多少?除了藝術品本身的創作意義與背景,更需要的是探討作品和空間能夠傳達的是什麼。
以高雄著名新景點「集盒KUBIC」為例
高雄集盒是近年高雄的新地標,裝設了許多彩色貨櫃,主要為文創商品設計開發、在地新創事業、環保再生文創空間、無國界特色餐飲,也可以在這些彩色貨櫃上看到許多塗鴉,集盒也經常舉辦特色市集和特殊活動,以及一些文創商店。
高雄集盒吸引了許多文創業者的進駐,更成功吸引了巨大的人潮,其實集盒最大的任務是要說「一個亞灣的故事」以高雄港為主軸,訴說屬於高雄的故事,從意義層面來探討的確闡述了不少的故事,但從打卡的內容來看,似乎喪失了這個藝術背後的意義。
每個藝術品背後的意義和帶給大眾的公共性都有很深層可以探討的內容,在我們快樂打卡的同時,在我們分享藝術的同時,記得看看這些裝置藝術帶給我們的「公共藝術」背後囊括了那些想傳遞的意義。
南藝網編輯 evelyn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