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哲瑜作品「重新破裂」齁空間放映
“Re-rupture” Video Screening in Howl Space
放映展期|2017.11.11-2017.12.03
座談活動|2017.11.18(Sat.) PM 2:00-4:00
與談人|高千惠、陳琬尹、許哲瑜
主持人|楊佳璇
關於「重新破裂」
1995年,台北重新橋上空有一個人形氣球,並將各種物件,比方說洗衣機、煮沸的火鍋、蔣中正銅像、充氣娃娃……等懸吊到高空中,漂移到台北盆地邊緣,試圖將它們摔下、墜毀、堆成一座垃圾山。在這個名為「台北空中破裂」的計畫中,人形氣球還將吊起噪音吉他手在半空中演出。然而,因為技術與天候問題,氣球最後在短暫升空後即破裂墜落。最後計劃失敗了,什麼都沒有毀滅,在一切開始之前,就因為人形氣球自體爆裂而結束了。
同一年,重新橋下亦發生一場大型械鬥。因為擦撞意外,全民計程車隊與大豐車行數百輛的計程車在台北公館一帶發生嚴重衝突。隔日,衝突延燒至板橋、三重、新店。重新橋下的全民計程車司機聯誼會總部,亦遭到敵對車行的汽油彈攻擊,引發多位運將與黑道加入了械鬥,當天在場的人們,拿著鐵棒、生魚片刀,互相朝對方身上揮舞。
《重新破裂》組合了「全民計程車暴動」與「台北空中破裂節」這兩個看似不相關的歷史片段。許哲瑜與陳琬尹邀請了五位當年參與計程車械鬥的運將回到事件現場,並將一位噪音吉他手(李那韶),懸吊於重新橋上方演奏。
《重新破裂》為許哲瑜與陳琬尹第二次合作的作品,創作於策展人游崴與「在地實驗」今年七月在台北市立美術館所共同策劃的「破身影」,展覽重新凝視台灣1990年代以身體官能為基底的文化實踐──關於破敗的身體、踰越的感官、未竟的烏托邦。
【與談人&藝術家】
高千惠
藝術領域教學者、藝術/文化書寫者、客座策展人。曾任教於美國紐澤西蒙克爾州立大學、台灣東海大學美術研究所、香港浸會大學、高雄國立師範大學跨領域研究所、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班、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雕塑研究所。著有《當代文化藝術澀相》、《百年世界美術圖象》、《當代藝術思路之旅》、《藝種不原始:當代華人藝術跨域閱讀》、《日常的誘惑》、《非藝評的書寫》、《叛逆的捉影》、《移動的地平線:文藝烏托邦簡史》、《藝術,以XX之名》、《發燒的雙年展》、《風火林泉-當代亞洲藝術專題研究》、《第三翅膀:藝術觀念及其不滿》等十餘本書。研究領域為:現代藝術史、藝術社會學、文化批評、創作理論與實踐、藝術評論與思潮、東亞現(當)代藝術、水墨發展、視覺文化與物質文化研究。
陳琬尹
畢業於國立台南藝術大學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研究所,2012-2013年擔任《藝術觀點ACT》企畫與執行編輯,2014-2016年為藝術雜誌《藝術家》編輯,關注當代藝術動態與藝術理論發展。2016年起,以共同創作者身分與許哲瑜合作「麥克風試音」、「重新破裂」,擔綱影片編劇。
許哲瑜
畢業於台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現為自由藝術創作者,作品形式多以動畫、錄像、裝置為主。近兩年參與展覽:「破身影」,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台灣、「數位間歇」台灣動態影像英國巡迴展,英國、「西班牙動態影像藝術節」,屠宰場藝術中心,馬德里,西班牙、「EXiS 實驗電影節」,善宰藝術中心,首爾,韓國、「荷蘭國際動畫節Expanding Animation單元」,烏特勒支,荷蘭、「另一種選擇:第三屆今日文獻展」,今日美術館,北京,中國、「公共精神」,烏維雅士都城堡當代藝術中心,華沙,波蘭、「時間測試:國際錄像藝術研究展」,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北京,中國。
楊佳璇
現定居與工作於台南,2012年起開始於齁空間進行展覽與活動規劃,並同時以評論書寫作為理解藝術的路徑,藝評文章發表散見藝術雜誌、期刊。相關策展經歷:「它方與抵抗」展覽系列(2016)、「養生之道:2015台南永福路二段冬季街區田野運動會」(2015)、「2015臺南新藝獎─場所之間」、「微光─亞洲當代工業圖景,台日韓協力計畫」(2013)、「赤崁男孩」(2013)。書籍出版《在微光下─從南方出發,台南藝文空間回訪1980-2012》。
——-
齁空間 Howl Space
週三至週日,週一、週二公休
Wed.-Sun., Mon. & Tue. Off, 13:00-18:00,
700台南市中西區永福路二段163號
No.163, Sec. 2, Yongfu Rd., West Central Dist., Tainan
Email howlartspace@gmail.com
via:Howl Space 齁空間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