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身高雄最老百貨商場,結合咖啡館與民宿的「銀座聚場」

鹽埕是高雄最小的行政區,卻藏著極稠密的精彩;日治時期行政中心由哈瑪星轉移至此、韓越戰時期美國大兵穿梭於時髦街市⋯⋯,走在鹽埕不難看出各種文化經過的豐富痕跡,其中1936年建造的「高雄銀座」商店街,更是高雄第一座百貨商場;在歷經二戰、內廓木造房全數被燒毀後,民國時期由地方商會集資、飛到日本考察,重蓋了現今留存的「國際商場」。

走進商場內,視線瞬間收窄變暗,被天井灑落的日光吸引著抬頭;多座拱廊串連兩旁街屋,有如西方老式購物商場的既視感,形成一種不合時宜的趣味。

銀座聚場
商場建築仿造西方舊式shopping mall,搭建讓人潮流動的拱廊,是這裡最醒目的特色之一。
攝影/侯俊偉 © Shopping Design

銀座聚場
銀座聚場隱身在有70年歷史的國際商場(舊稱高雄銀座)內,還保留著舊時旗袍店的招牌。
攝影/侯俊偉 © Shopping Design

絕美老屋咖啡旅宿「銀座聚場」!住進高雄舊時銀座風情,帶看 4 大空間亮點與設計原則

2020/07/31 | | 林亞璇

這回先略過駁二與在地小吃,轉進有70年歷史、舊稱「高雄銀座」的國際商場,探秘日前開張的民宿咖啡館「銀座聚場」,聽主理人和設計師聊聊空間中的細節巧思。

隱身高雄最老百貨商場,結合咖啡館與民宿的「銀座聚場」

鹽埕是高雄最小的行政區,卻藏著極稠密的精彩;日治時期行政中心由哈瑪星轉移至此、韓越戰時期美國大兵穿梭於時髦街市⋯⋯,走在鹽埕不難看出各種文化經過的豐富痕跡,其中1936年建造的「高雄銀座」商店街,更是高雄第一座百貨商場;在歷經二戰、內廓木造房全數被燒毀後,民國時期由地方商會集資、飛到日本考察,重蓋了現今留存的「國際商場」。

走進商場內,視線瞬間收窄變暗,被天井灑落的日光吸引著抬頭;多座拱廊串連兩旁街屋,有如西方老式購物商場的既視感,形成一種不合時宜的趣味。

銀座聚場
商場建築仿造西方舊式shopping mall,搭建讓人潮流動的拱廊,是這裡最醒目的特色之一。
攝影/侯俊偉 © Shopping Design

銀座聚場
銀座聚場隱身在有70年歷史的國際商場(舊稱高雄銀座)內,還保留著舊時旗袍店的招牌。
攝影/侯俊偉 © Shopping Design

所有不合時宜都藏著值得閱讀的故事,長年在鹽埕推動地方文化活動的「叁捌地方生活」,延續原先叁捌旅居以民宿吸引旅人留駐的初心,在國際商場開闢了新空間「銀座聚場」;一二樓為開放的咖啡空間,三樓以上為民宿,一次只接待一組客人,邀人們以不同方式體會這裡獨特的生活感。

銀座聚場
二樓面窗的咖啡座,將舊有的多格窄窗拆除,留下線條簡潔的木窗,讓鐵花窗跳脫出來,視線也比較乾淨。
攝影/侯俊偉 © Shopping Design

銀座聚場
焦糖布丁與「銀座特調」咖啡。
攝影/侯俊偉 © Shopping Design

銀座聚場
三樓以前是巧園美容院女工的宿舍,現在做成有隔間的臥榻。
攝影/侯俊偉 © Shopping Design

如何對待一間已經半棄置20多年的老房?如何吸引人們走入其中、卻不抹去曾有的缺陷與故事?就地請來叁捌主理人承漢,以及來自「一起設計」、擔任銀座聚場主建築設計師的佑中,聊聊空間中的眾多眉角。

銀座聚場的設計原則是⋯⋯

01 順應房子原有氣質,找到適合並舒服的狀態

「比較大的限制和掙扎就是採光,到底要不要讓它變亮?」商場格局相較封閉,唯一自然光來自狹長天井,低樓層幾乎吸不到陽光。「這裡曾是旗袍店,讓我們想起電影《花樣年華》,幽暗的風華感好像該是這裡的樣子。」

當自然光少了,人為光線對氛圍的影響就很重大。銀座聚場找來瓦豆做燈光顧問,整體以局部、間接照明為主,點綴性地形成引導動線,像是走在舞台效果十足的劇場,別有一種韻律感與隱祕性。後巷窗戶則在外窗框內藏了燈條,營造一種從外透光的溫暖。「想盡量保留店舖正面的立面,所以在背面多做了一點變化。」

「我的直覺這裡要有一顆水晶燈,低調的那種。」承漢說。商場反映著曾經繁華的流金歲月,咖啡館二樓的那盞水晶燈,恰好不鋪張地還原了當年的高雄銀座風華。

銀座聚場
建築原有採光較微弱,於是在後巷窗戶的窗框內藏了燈條,營造透光的效果。(窗前的銅孔雀是在整理老屋時找到的「文物」,將鏽蝕處理後美麗依舊。)
攝影/侯俊偉 © Shopping Design

銀座聚場

02 不為設計而設計,回應地域故事

「能夠保留原樣的就讓它展露,需要比較用力設計的,就找到與建築、環境本身連結的脈絡。」鑑於以往建築工作的習慣與經驗,佑中總會花上很多力氣在案件周邊走動,「我們很在意建築物跟周邊環境的互動性,這個地域的訊息很豐富,混血的感覺也很台灣,怎麼去處理的確蠻苦手的。」

佑中以櫥櫃上的藤編飾面做解釋,「這塊地方發展很早,有很多賣民生用品的老店,像是西裝旗袍、藤編或竹器具、舊五金零件等。選擇用藤編並不是因為潮流,而是在附近亂走時得到的靈感,發現台灣也曾是藤編器具的出口大國。潮流會消逝,但這個根源的理由永遠成立。」

解謎空間 4 大亮點

01 咖啡館內藏澡堂?

鹽埕早期發展曬鹽,因地勢較低長年淹水,銀座聚場因而將一樓店外架高,入店後再順勢做了個凹陷的吧檯。「不覺得有點像澡堂嗎?外面淹水裡面澡堂,感覺很幽默。」承漢加碼爆料,在這之前他真的想在高雄開間澡堂,「當然太不實際還是打消念頭,後來做田調時得知,這座街廓在日治時期真有間澡堂。」波浪紋磁磚爬上吧檯,用深淺兩種藍色做出水平面的意象⋯⋯,潛進澡堂裡喝咖啡,感覺真的格外放鬆。

銀座聚場
內凹的咖啡吧檯,以水藍色磁磚砌飾,是澡堂的意象,也恰好回應此處的歷史。
攝影/侯俊偉 © Shopping Design

銀座聚場
一旁角落放著寫有「安神湯」的舊展櫃,是從鳥飛古物店收來的老件,又添了一分似是澡堂的玩味。
攝影/侯俊偉 © Shopping Design

02 新舊物件和諧共處

老築面對的危機除了棄置毀敗,更害怕粗魯地拔除舊物、過度翻新,而銀座聚場溫和地拿捏了新舊物件融合的狀態,讓人難以辨別哪些是原來就長在這裡的,哪些是後來加入的。

銀座聚場
樓梯褪去老舊的紅色漆皮扶手,換上低調的灰漆,可以更清楚看到早期手工彎折、焊接的樸拙感。
攝影/侯俊偉 © Shopping Design

銀座聚場
現已少見的磨石子長桌。
攝影/侯俊偉 © Shopping Design

銀座聚場

銀座聚場

03 高雄限定的觔斗雲鐵花窗

在台灣傳統建築美學中,花磚、鐵花窗、窗花玻璃等都是重點元素,而在國際商場裡看到的「觔斗雲花窗」,是外縣市極少見的高雄限定款。「從前很多技術都是手工,這些觔斗雲應該是師承同源的在地師傅做的。」

鐵花窗的原始功能為裝飾或防盜,要如何在當代建築中留住、轉化鐵花窗的實用性?在銀座聚場四樓做了內退的設計,讓房間跟外陽台、公跟私之間多了一個窗台的緩衝,並將觔斗雲轉成木板上的鏤刻圖案,在穿透的鐵花窗與實心的木板裝上滑軌,推拉之間房客能自行決定隱私程度。

銀座聚場
只有高雄才能看到的觔斗雲鐵花窗,將其轉化成木板上的圖案,多一道遮蔽的功能。
攝影/侯俊偉 © Shopping Design

銀座聚場
四樓臥榻設計成凹陷格局,窗邊多做一道窗台,作為內外、公私緩衝。
攝影/侯俊偉 © Shopping Design

04 別具巧思的高低差、小角落

從一樓凹陷的咖啡吧檯,到三四樓分別設計成內陷、抬高的臥榻,銀座聚場內安排了不少微妙的高低落差,是場域轉換的區隔、是身體感受的趣味,也是引誘人們停留的巧思。「這個45分的高度差,剛好可以坐下、讓腳舒服放在較低的地面,或是席地而坐、把高的地板當桌子,你可以隨時停下休息、跟朋友聊聊天。」佑中解釋45公分符合人體工學舒適度的秘密。

二樓咖啡館和廁所之間保留了一塊迷你展間,四樓階梯下的角落藏著小書房,窩在沙發讀那一櫃主人私藏漫畫,是享受這個空間最棒的方式之一。

銀座聚場
在咖啡館與廁所間保留一塊迷你展間,現正展出高雄銀座回顧展。
攝影/侯俊偉 © Shopping Design

銀座聚場
四樓通往公共空間的樓梯,接收著頂層灑下的天光,樓梯下方藏著一塊可以讀書休息的角落。
攝影/侯俊偉 © Shopping Design

銀座聚場
民宿的公共空間,延續抿石子的復古鋪面,擁有全棟最棒的採光。
攝影/侯俊偉 © Shopping Design

銀座聚場
攝影/侯俊偉 © Shopping Design

銀座聚場

地址:高雄市鹽埕區五福四路260巷8號

咖啡館營業時間:週五~週日,13:00-19:00

建議預約,保留部分座位給現場客人

Facebook:facebook.com/TakaoGinza

訂房連結:thirtyeighty38.wixsite.com/takaoginza-stay/home

以上原文出處:https://www.shoppingdesign.com.tw/post/view/5663